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似动现象是一种运动的幻觉,是一种( )。
选项:
A:触觉感受
B:心理现象
C:运动现象
D:生理现象
答案: 【心理现象
】
2、判断题:
影视艺术是根据叙事需要,通过影像画面与声音来表现特定时空的艺术。(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3、判断题:
影视艺术就是视觉的艺术。(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4、判断题:
视觉残像是一种心理现象。(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5、判断题:
光像一旦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将会对这个光像的感觉维持大约0.1-0.4秒的时间,这种生理现象就叫做视觉暂留。(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6、单选题:
视觉暂留现象是指光像一旦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将会对这个光像的感觉维持大约( )的时间。
选项:
A:0.1-0.4秒
B:0.1-0.5秒
C:0.1-0.3秒
D:0.1-0.2秒
答案: 【0.1-0.4秒
】
7、单选题:
格式塔心理学也叫完形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学派之一,它诞生于( )。
选项:
A:美国
B:法国
C:中国
D:德国
答案: 【德国
】
8、单选题:
似动现象与格式塔心理学的( )有关。
选项:
A:接近法则
B:闭合法则
C:相似法则
D:连续法则
E:背景法则
答案: 【连续法则
】
9、判断题:
似动现象是一种运动的幻觉。(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10、判断题:
影视艺术就是时间的艺术。(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光线通过镜头聚焦在底片的一个点上,使影像具有清晰的轮廓与真实的质感,这个点就叫( )。
选项:
A:焦点
B:光点
C:焦距
D:成像
答案: 【焦点
】
2、判断题:
机位也叫镜位,是摄影机在拍摄过程中的位置。(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3、判断题:
长焦镜头视野窄、景深小,能拉伸空间。(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4、判断题:
摄影机与拍摄对象距离远,所拍摄的镜头画面就是远景。(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5、判断题:
人眼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就是视野。(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6、单选题:
摄影机在拍摄过程中的位置叫( )。
选项:
A:视点
B:画面
C:镜头
D:机位
答案: 【机位
】
7、单选题:
轴线原则也被称为( )。
选项:
A:180°原则
B:360°原则
C:90°原则
D:30°原则
答案: 【180°原则
】
8、单选题:
与主镜头配合介绍人物或环境中某些细部特征的镜头称为( )。
选项:
A:单人镜头
B:建立镜头
C:双人镜头
D:细分镜头
答案: 【细分镜头
】
9、单选题:
在头和眼不转动的情况下,人的水平视角,也就是视野的宽度,大约在( )。
选项:
A:60°-90°
B:160°-175°
C:60°以内
D:90°-150°
答案: 【160°-175°
】
10、判断题:
轴线原则是影像拍摄的重要原则,是绝对不能打破的。(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影片画面的大小称为( )。
选项:
A:边框
B:画幅
C:画框
D:版面
答案:
2、单选题:
比较具有传统感和年代感的画幅比例是( )。
选项:
A:1.85:1
B:2.35:1
C:4:3
D:16:9
答案:
3、多选题:
画幅的大小和比例与( )有关。
选项:
A:拍摄器材
B:拍摄对象
C:放映媒介
D:拍摄方式
答案:
4、判断题:
16:9的高清视频画面,相较于4:3的比例会更有现代感。(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5、单选题:
如果想要表现画面空间的平面感或水平延伸感,则可以强调( )。
选项:
A:对角线
B:水平线
C:垂直线
D:倾斜线
答案:
6、单选题:
16:9的高清视频比例产生与20世纪( )。
选项:
A:70年代
B:80年代
C:90年代
D:初
答案:
7、单选题:
1970年大阪世博会上,巨幕电影技术首次面世,但直到( ),从慢慢开始普及。
选项:
A:80年代末
B:90年代末
C:80年代初
D:90年代初
答案:
8、多选题:
20世纪50到60年代,出现了超过20中不同的电影宽高比,其中( )最受欢迎。
选项:
A:1.85:1
B:2.35:1
C:1.78:1
D:1.33:1
答案:
9、多选题:
通常角色周围的空间越小,越能表现( )的画面氛围。
选项:
A:局促
B:轻松
C:紧张
D:压抑
答案:
10、判断题:
画幅的大小比例是由拍摄的器材决定的。(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表现人物肩部以上的镜头,或是人物、物体、景致的一些细节特征的景别称为( )。
选项:
A:特写
B:中景
C:近景
D:全景
答案:
2、单选题:
( )也被称为“牛仔镜头”,适合表现人物上半身的动作。
选项:
A:远景
B:中景
C:近景
D:全景
答案:
3、判断题:
近景镜头主要是描写角色形象的功能。(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4、判断题:
超大特写镜头是电影中最常用的镜头景别。(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5、多选题:
镜头景别一般分为( )。
选项:
A:近景
B:全景
C:特写
D:中景
E:远景
答案:
6、单选题:
人物一般比较小,大多表现室外大环境的景别是( )。
选项:
A:远景
B:全景
C:近景
D:中景
答案:
7、单选题:
通常用以表现人物的整体动作以及人物和周围环境关系的景别是( )。
选项:
A:中景
B:远景
C:全景
D:近景
答案:
8、单选题:
当视距很近,表现局部的一些细微变化,比如单独表现人物的眼睛,这种景别称为( )。
选项:
A:中景
B:全景
C:近景
D:大特写
答案:
9、判断题:
近景镜头是影视作品中大量运用的景别。(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10、多选题:
远景主要表现空间环境,具有( )作用。
选项:
A:抒发情感
B:描写人物
C:渲染氛围
D:描写细节
答案: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角色与观众最亲近的角度是( )。
选项:
A:侧面角度
B:倾斜角度
C:背面角度
D:正面角度
答案:
2、单选题:
( )多用于表现对话场景,观众就像一个旁观者,可以比较中立的看待角色。
选项:
A:正面角度
B:正侧面角度
C:高角度
D:背面角度
答案:
3、单选题:
机位设置比较高,所拍摄的环境范围比较大,适合表现大场景的角度是( )。
选项:
A:水平角度
B:倾斜角度
C:高角度
D:低角度
答案:
4、判断题:
影像拍摄中,使被拍摄画面中的水平线发生倾斜,就是倾斜角度。(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5、单选题:
极端的俯视角度也称为( ),这种角度表现的画面,使观众有一种盘旋于被拍摄对象上空的视觉感受。
选项:
A:低角度
B:鸟瞰角度
C:高角度
D:倾斜角度
答案:
6、单选题:
摄影机镜头与被拍摄对象在同一水平高度时拍摄的角度就是( )
选项:
A:水平角度
B:背面角度
C:倾斜角度
D:正面角度
答案:
7、单选题:
最接近人眼观看视角的拍摄角度是( )
选项:
A:高角度
B:低角度
C:倾斜角度
D:水平角度
答案:
8、单选题:
摄影机设置为低于被摄对象,就是( )拍摄。
选项:
A:水平角度
B:高角度
C:倾斜角度
D:低角度
答案:
9、判断题:
低角度能表现惊险刺激的环境或行为动作,适合表现大场景。(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10、判断题:
鸟瞰角度通常会带有命运的暗示。(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多选题:
影视画面构图的基本原则包括( )。
选项:
A:突出主体
B:美化画面
C:增加对比
D:均衡画面
答案:
2、判断题:
主体是画面中所表现的主要对象,主体只能是人。(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3、判断题:
封闭的空间和封闭式构图是同样的意思。(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4、单选题:
比较强调画内空间和画外空间的联系的构图形式是( )。
选项:
A:开放式构图
B:垂直构图
C:水平构图
D:封闭式构图
答案:
5、单选题:
适合表现高大、壮观景象的画面构图是( )。
选项:
A:圆形构图
B:水平构图
C:垂直构图
D:三角形构图
答案:
6、多选题:
动态构图中涉及到的运动情况包括( )。
选项:
A:被摄对象与摄影机同时不动
B:被摄对象运动
C:被摄对象与摄影机同时运动
D:摄影机运动
答案:
7、单选题:
比较强调画内空间完整性的属于( )
选项:
A:封闭式构图
B:水平构图
C:开放式构图
D:垂直构图
答案:
8、单选题:
适合表现比较开阔的场景,能够表达宁静、宽广、辽阔的视觉感受的是( )
选项:
A:垂直构图
B:水平构图
C:封闭式构图
D:开放式构图
答案:
9、单选题:
通常以一两个人物为中心角色,画面能呈现出聚集性或和谐感的构图形式是( )。
选项:
A:三角形构图
B:水平构图
C:垂直构图
D:圆形构图
答案:
10、单选题:
黄金比的比值约为( )。
选项:
A:0.619
B:0.617
C:0.616
D:0.618
答案:
第七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 )是从大景别到小景别的变化镜头,可以通过摄影机向前移动或是通过变焦形成。
选项:
A:推镜头
B:移镜头
C:拉镜头
D:摇镜头
答案:
2、判断题:
跟镜头就是指在被拍摄对象的后面进行跟拍的镜头。(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3、判断题:
手持摄影对摄影师有较高要求,所拍摄的画面具有很强的真实感。(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4、判断题:
固定镜头所表现的都是静态画面。(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5、判断题:
早期的电影拍摄中,由于摄影机非常笨重,运动起来不方便,所以大多采用固定镜头叙事,在当代电影拍摄中已经不再使用固定镜头了。(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6、单选题:
通过镜头焦段变化而产生的镜头放大或缩小变化称为( )。
选项:
A:跟
B:摇
C:移
D:变焦
答案:
7、单选题:
镜头后退、景别逐渐变大,可以通过摄影机后移或镜头变焦形成的镜头称为( )。
选项:
A:跟镜头
B:推镜头
C:拉镜头
D:摇镜头
答案:
8、单选题:
观众随着镜头慢慢退出影像的世界,常常用在影片结尾的是( )。
选项:
A:跟镜头
B:摇镜头
C:推镜头
D:拉镜头
答案:
9、判断题:
斯坦尼康是一种专业的工具,摄影师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才能比较好地进行操作。(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10、判断题:
横摇镜头是指摄影机水平方向的移动。(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第八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 )的光源位于被摄对象的前方,其阴影隐藏于对象之后。
选项:
A:背面光
B:侧面光
C:顶光
D:正面光
答案:
2、单选题:
光源位于被摄对象上方的照明就是( )。
选项:
A:背面光
B:顶光
C:正面光
D:侧面光
答案:
3、判断题:
阴影能带来真实感,能够勾勒物体的轮廓,也能塑造戏剧性和悬疑的效果。(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4、判断题:
在色彩模式上,CMYK代表颜料的三原色:青色、品红、黄色以及黑色,是减色混合。(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5、多选题:
色彩的三要素是( )。
选项:
A:纯度
B:色相
C:明度
D:厚度
答案:
6、单选题:
17世纪荷兰画家伦勃朗的肖像绘画的用光方式,被称为( ),对人像摄影以及具有油画质感的影片拍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选项:
A:正面光
B:伦勃朗式用光
C:侧面光
D:伦勃朗色
答案:
7、单选题:
人物的( ),会削弱面部的立体感,突出五官。
选项:
A:顶光
B:正面光
C:侧面光
D:背面光
答案:
8、单选题:
光源位于被摄对象下方的照明就是( )。
选项:
A:顶光
B:正面光
C:逆光
D:脚光
答案:
9、单选题: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 )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镜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色色带。
选项:
A:牛顿
B:爱因斯坦
C:伽利略
D:瓦特
答案:
10、判断题:
我们看到的颜色,就是眼睛感知到的物体的色彩。(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第九章 单元测试
1、多选题:
声音在影视创作中的主要作用包括( )。
选项:
A:推动剧情发展
B:塑造人物形象
C:制造音效
D:烘托影片氛围
答案:
2、多选题:
影视作品中旁白的三种情况( )。
选项:
A:剧中人讲述自己的内心活动
B:其他人对影片故事的介绍、议论或评论
C:剧中人物对话
D:剧中人讲述自己的故事
答案:
3、判断题:
剧中人物讲述自己故事的旁白,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4、判断题:
在影视作品中,音响能带来画面的真实感。(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5、判断题:
在影视作品中人声比音乐和音响更重要。(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6、单选题:
1927年的电影( )标志着有声电影的开始。
选项:
A:《音乐之声》
B:《雨中曲》
C:《爵士歌王》
D:《淘金记》
答案:
7、单选题:
( )是人物语言的声音,是影视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选项:
A:对白
B:音响
C:人声
D:音乐
答案:
8、单选题:
( )是指银幕中相互交流的角色之间的谈话内容,也就是画内的对话。
选项:
A:人声
B:对白
C:音乐
D:旁白
答案:
9、判断题:
在默片时代,因为没有台词对白,因此需要用比较夸张的肢体动作来表达故事情节。(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10、判断题:
当代影视作品中的音响效果都是后期制作的。(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第十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 )是指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和画面严格匹配,使银幕上发音的人或物体与其所发出的声音保持同步并相吻合的关系。
选项:
A:声画同步
B:声画对位
C:声画错位
D:声画分立
答案:
2、单选题:
影视作品中故意让声音和画面不匹配、不同步、不吻合的相互剥离的现象,称为( )。
选项:
A:声画对位
B:声画同步
C:声画分立
D:声画错位
答案:
3、单选题:
( )是用暗示、隐喻或讽刺的艺术手段,使影片具有深刻的象征或讽刺意义。
选项:
A:声画同步
B:声画分立
C:声画错位
D:声画对位
答案:
4、判断题:
声画分立是声画对位中的一种独特的形式。(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5、判断题:
静默常常被用于非常紧张、危险的时刻。(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6、单选题:
( )是最常见的声画关系,也是影视作品中最基本的要求。
选项:
A:声画分立
B:声画同步
C:声画错位
D:声画对位
答案:
7、单选题:
1940年上映的电影( ),是卓别林的第一部有声电影。
选项:
A:《淘金记》
B:《摩登时代》
C:《大独裁者》
D:《舞台生涯》
答案:
8、单选题:
将画面中人物的话语、动作及环境的声音刻意隐去,只出现背景音乐的情况,属于( )
选项:
A:声画错位
B:声画分立
C:声画对位
D:声画同步
答案:
9、判断题:
声画对位是声画分立中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10、判断题:
静默可以用来表现极其安静的环境。(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第十一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梅里埃在“马车变灵柩事件”中创造了交叉剪辑。(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2、判断题:
格里菲斯在剪辑上的各种尝试,启发了20世纪20年代苏联的电影创作者,并发展出蒙太奇理论。(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3、判断题:
长镜头是指用比较长的时间多次拍摄的镜头,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4、判断题:
影视作品中时间被压缩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观众的心理补偿来实现时间的跨越。(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5、多选题:
银幕空间的匹配原则包括( )等等。
选项:
A:视线匹配
B:声画匹配
C:主镜头匹配
D:位置匹配
答案:
6、单选题:
在影视作品创作中,将所拍摄的镜头按照一定的方式剪切、组合在一起,形成影视艺术独有的构成与表现形式,就称为( )。
选项:
A:转场
B:构图
C:蒙太奇
D:剪切
答案:
7、单选题:
( )在著名的“最后一分钟营救”中,创造了交叉剪辑的技巧。
选项:
A:普多夫金
B:希区柯克
C:格里菲斯
D:爱森斯坦
答案:
8、单选题:
法国电影理论家( )是长镜头学派的代表人物。
选项:
A:爱森斯坦
B:库里肖夫
C:希区柯克
D:巴赞
答案:
9、判断题:
蒙太奇原本就是镜头剪辑、组接的意思。(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10、判断题:
长镜头所记录的是连续的时空,具有强烈的真实性。(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第十二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 )是影视作品中常见的叙事方法,主要用以交代情节和展示事件。
选项:
A:叙事蒙太奇
B:表现蒙太奇
C:心理蒙太奇
D:隐喻蒙太奇
答案:
2、单选题:
( )是通过将几个不同的故事情节并列、穿插表现,使其相互关联并形成对比的叙事形式。
选项:
A:心理蒙太奇
B:平行蒙太奇
C:表现蒙太奇
D:交叉蒙太奇
答案:
3、多选题:
根据蒙太奇叙事和表意两大功能,可以将蒙太奇分为( )。
选项:
A:交叉蒙太奇
B:平行蒙太奇
C:叙事蒙太奇
D:表现蒙太奇
答案:
4、多选题:
交叉蒙太奇的特点包括( )等。
选项:
A:强调时间的不同
B:强调时间的同一性
C:交替出现的镜头画面可以没有关系
D:能够形成比较强烈的节奏与冲突
答案:
5、判断题:
在影视作品中,蒙太奇的各种形式并不是孤立的,可以综合使用。(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6、多选题:
平行蒙太奇的作用包括( )。
选项:
A:增强了不同事件的对比与关联
B:能形成相互烘托的效果
C:节省叙事时间
D:增强影片的艺术感染力
答案:
7、单选题:
( )就是将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内容的镜头交叉组接在一起,通过画面的快速交替,使不同的画面内容共同构成紧张的气氛或强烈的节奏感,造成惊险、刺激的戏剧性效果。
选项:
A:交叉蒙太奇
B:表现蒙太奇
C:叙事蒙太奇
D:平行蒙太奇
答案:
8、判断题:
交叉蒙太奇表现的是不同时空的镜头画面。(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9、判断题:
平行蒙太奇与交叉蒙太奇都是将不同的情节画面交替出现,共同作用于影片叙事。(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10、判断题:
平行蒙太奇一般用以表现节奏强烈并相互影响的镜头画面。(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第十三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影视作品中,连接镜头时使用最多的转场方式是( )
选项:
A:叠化
B:淡入淡出
C:划变
D:切
答案:
2、单选题:
前一个镜头在结束的过程中画面逐渐消失,在其完全消失前,下一个镜头开始慢慢显现,形成两个镜头短暂叠加的效果,这种转场方式称为( )
选项:
A:淡入淡出
B:划变
C:叠化
D:切
答案:
3、单选题:
影片中首先出现黑色屏幕,随着黑色逐渐淡去,屏幕上慢慢出现画面,这种转场方式称为( )
选项:
A:划变
B:切
C:淡入
D:叠化
答案:
4、多选题:
影视剪辑包括( )。
选项:
A:影视声音的剪辑
B:影像画面调色
C:影像画面的剪辑
D:给影像画面配音
答案:
5、判断题:
剪辑不需要为故事情节服务。(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6、单选题:
将所拍摄的镜头拼接并最终完成影片的过程称为( )
选项:
A:运动
B:构图
C:设计
D:剪辑
答案:
7、单选题:
两个镜头画面相连接的点成为( )
选项:
A:焦点
B:切
C:剪辑
D:剪辑点
答案:
8、单选题:
( )是没有画面附加技巧的剪辑,就是从一个镜头瞬间切换成另一个镜头。
选项:
A:划变
B:叠化
C:切
D:淡入淡出
答案:
9、判断题:
剪辑点是剪辑师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选择的。(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10、判断题:
新的镜头应该给观众呈现新的信息。(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