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提出二十四字阅读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须教有疑”的作者是( )
选项:
A:顾炎武
B:钟 嵘
C:朱 熹
D:司空图
答案: 【朱 熹】
2、单选题:
这首《长相思》的作者是( )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选项:
A:李清照
B:苏轼
C:纳兰性德
D:辛弃疾
答案: 【纳兰性德】
3、单选题:
( )采取“自督读书”的方法: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
选项:
A:庄 子
B:韩非子
C:顾炎武
D:苏轼
答案: 【顾炎武】
4、单选题:
( )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言“诸世情书《金瓶梅》最有名。”、“《金瓶梅》作者能文”,“描写世情,尽其情伪”。
选项:
A:郭沫若
B:毛泽东
C:鲁迅
D:周作人
答案: 【鲁迅】
5、单选题: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这段话的作者是( )
选项:
A:纳兰性德
B:王国维
C:刘熙载
D:刘 勰
答案: 【王国维】
6、判断题:
《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的作者是谢尔·希尔弗斯坦。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7、判断题: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出自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的“纤秾”篇(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8、判断题:
“鲸吞”与“牛爵”是钱钟书提出的读书方法。(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9、判断题:
《我想说自己的词》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10、判断题:
纳兰性德在《浪淘沙》“双燕又飞还,好景阑珊。东风那惜小眉弯。芳草绿波吹不尽,只隔遥山。”这句中“东风那惜小眉弯”使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傲慢与偏见》中的男主人公达西富有、骄傲,代表( )
选项:
A:专横
B:冷漠
C:犹豫
D:傲慢
答案: 【傲慢 】
2、单选题:
《傲慢与偏见》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聪明、任性,代表( )
选项:
A:矜持
B:偏见
C:泼辣
D:世故
答案: 【偏见】
3、单选题:
“有何胜利可言? 挺住就意味着一切。”这句话的作者是( )
选项:
A:莎乐美
B:狄金森
C:惠特曼
D:里尔克
答案: 【里尔克】
4、单选题: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这句话的作者是( )
选项:
A:泰戈尔
B:培根
C:魏尔伦
D:马尔克斯
答案: 【泰戈尔 】
5、单选题:
《第二性》的作者是( )
选项:
A:萨特
B:波伏娃
C:苏珊·桑塔格
D:汉娜·阿伦特
答案: 【波伏娃】
6、判断题:
“人呀,我从你们身上学会了太多的东西……我知道,人们都想佇立在巔峰上,殊不知,真正的幸福恰恰就在于攀登险阻的过程。”这句话是马尔克斯在《告别信》中提到的。(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7、判断题:
简·奥斯汀21岁时写成她的第一部小说,题名《最初的印象》, 经过改写,换名为《傲慢与偏见》(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8、判断题:
狄金森的《因为我不能停下等待死神》中的诗句:“从那时算起,已有几个世纪/却似乎短过那一天的光阴/那一天,我初次猜出/马头,朝向永恒”,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 )应该是夸张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9、判断题:
里尔克说“灵魂没有宇宙,雨水就会落在心上。如果一个人的灵魂不够辽阔,就常常会觉得处处与奸邪之人狭路相逢。因为越是在狭窄的空间里,丑恶越容易被放大。而当你的心灵盛下世界,那么,即便是偶见有的阴风浊浪,在阔大的视野里,也不过是沧海一粟。”以上文字试图说明灵魂和宇宙的关系(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10、判断题: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论求知》这段话的作者是蒙田(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友谊是人我关系中最可宝贵的一种情缘。朋友的范围很广,父、子、兄、弟、夫、妇,都可以是你的朋友。这句话的作者是 ( )
选项:
A:冰心
B:朱自清
C:丁玲
D:萧红
答案:
2、单选题: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句话出自哪位作者( )
选项:
A:卢隐
B:张爱玲
C:梅 娘
D:席慕蓉
答案:
3、单选题:
“我心中似乎毫无渣滓,透明浊照,对万事百物,对拉船人与小小船只,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的爱着!”这句话的作者是( )
选项:
A:废名
B:余光中
C:王小波
D:沈从文
答案:
4、单选题:
“我那时也很觉得不快,想像她的悲惨的死相,但同时却又似乎很是安静,仿佛心里有一块大石头已经放下了。”,这句话的作者是 ( )
选项:
A:萧红
B:张爱玲
C:鲁迅
D:周作人
答案:
5、单选题:
“我以为艺术的女人第一是有她的温柔的空气;使人如听着箫管的悠扬,如嗅着玫瑰花的芬芳,如躺着在天鹅绒的厚毯上。她是如水的密,如烟的轻,笼罩着我们;我们怎能不欢喜赞叹呢?”,这段话的作者是自( )
选项:
A:郭沫若
B:巴金
C:茅盾
D:朱自清
答案:
6、判断题:
“在我的后院,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棵也是枣树。”这句话出自周作人的《秋夜》。(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7、判断题:
“爱情是一种纯度,朋友是一种广度,亲情是一种厚度。”这句话的作者是冰心。(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8、判断题:
“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 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 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这段话的作者是鲁迅先生。(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9、判断题: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这段话的作者是张爱玲。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10、判断题: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段话出自沈从文的《湘行散记》。(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现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地方已没有鸟儿飞来报春;清晨早起,原来到处可以听到鸟儿的美妙歌声。而现在却只是异常寂静。”,《寂静的春天》的作者是( )
选项:
A:奥尔多·利奥波德
B:蕾切尔·卡逊
C:哲夫
D:徐刚
答案:
2、单选题:
“ 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或流云一朵,在澄蓝天,和大地再没有些牵连。 但抱紧那伤心的标志,去触遇没有着落的惆怅;在黄昏,半夜,蹑着脚走,全是空虚,再莫有温柔。 ”《情愿》的作者是( )
选项:
A:戴望舒
B:徐志摩
C:李金发
D:林徽因
答案:
3、单选题:
“也许是嗓音太美了,它顺水顺风地飘去,天才刚刚亮,就引来了河对岸满满的人……”《迷戏》的作者是( )
选项:
A:姚 红
B:张晓玲
C:曹文轩
D:谢尔·希尔弗斯坦
答案:
4、单选题: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再别康桥》的作者是( )
选项:
A:郁达夫
B:徐志摩
C:张爱玲
D:鲁迅
答案:
5、单选题:
在《从黎明到衰落》的最后章节,作者( )不厌其烦地列举了对于这个时代的一系列描述性称呼:不确定的时代、科学时代、虚无主义时代、屠杀的时代、群众时代、全球主义时代、独裁统治时代、设计的时代、失败的时代、通讯时代、普通人时代、电影和民主时代、儿童时代、焦虑的时代、愤怒的时代、荒诞的期望的时代。
选项:
A:安妮·迪曼
B:鲍斯曼
C:雅克·巴尔赞
D:哈罗德·布鲁姆
答案:
6、判断题:
《我们周围的海洋》的作者是蕾切尔·卡逊。(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7、判断题:
徐志摩《沙扬娜拉》中的“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使用的修辞手法是象征。(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8、判断题:
叶塞宁在《我辞别了我出生的屋子》中的:“月亮像一只金色的蛙,扁扁地趴在安静的水面。”使用的修辞手法是夸张(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9、判断题:
把英国作家约瑟芬 · 哈特的小说《情劫》改编成电影的是法国导演路易·马勒(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10、判断题:
“我写这本书是为了将灵魂从某些观念中解放出来,这些观念在我的灵魂中徘徊了太久,以至于使我觉得不适。”这是毛姆在《总结:毛姆写作生活回忆》中提出的观点。(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