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zhuang这个音节包含的音素数是3。(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语音的三大属性是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其中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2、单选题:
音高主要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 )
选项:
A:频率
B:形式
C:振幅
D:持续时间
答案: 【频率】
3、单选题:
zhuang这个音节包含的音素数是( )
选项: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答案: 【3个
】
4、单选题: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sh[ʂ]是一个( )
选项:
A:舌尖后、清、擦音
B:舌尖后、送气、清、擦音
C: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
D: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
答案: 【舌尖后、清、擦音
】
5、多选题:
儿化的作用( )
选项:
A:区别词性
B:区别词义
C:表微小形状或者带有喜爱、亲切等感情色彩
答案: 【区别词性
;区别词义
;表微小形状或者带有喜爱、亲切等感情色彩
】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下列汉字都是象形字的是( )
选项:
A:大、甘、耳
B:苗、寒、本
C:鱼、下、羊
D:手、马、人
答案: 【手、马、人
】
2、单选题:
“凸”字的笔画数是( )
选项:
A:4笔
B:5笔
C:6笔
D:3笔
答案: 【5笔】
3、单选题:
下列汉字中,不是合体字的是( )
选项:
A:休
B:秉
C:甘
D:因
答案: 【甘】
4、单选题:
下列汉字不是形声字的是( )
选项:
A:旗
B:墓
C:裹
D:莫
答案: 【莫
】
5、多选题:
汉字记录汉语的主要类型有( )。
选项:
A:从义入手
B:从形音义入手
C:从音义入手
D:从音入手
答案: 【从义入手
;从音义入手
;从音入手
】
6、单选题:
从形音义的关系上看,”朝”这个字属于( )
选项:
A:多形一音一义
B:多形一音多义
C:一形多音一义
D:一形多音多义
答案: 【一形多音多义
】
7、判断题:
部首就是偏旁中的形旁。(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8、判断题:
现代汉字基本上是一种语素文字。(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9、判断题:
独体字是指无法分离出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的汉字。(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下列各组中,每个成员都带有定位语素的是( )
选项:
A:健儿、孩子、女儿
B:老鼠、老爷、老家
C:变化、西化、简化
D:舌头、对头、想头
答案:
2、判断题:
“莫须有”、“醉翁之意不在酒”、“清官难断家务事”都是成语。(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3、判断题:
词根是词语结构体的基本构成成分,意义比较实在。(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4、判断题:
词缀是词语结构体的附加成分,没有具体的意义,主要起构词作用。(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5、判断题:
词根的意义比较实在、具体,是词义的主要承担者,词缀的意义已经虚化或正在虚化。(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6、判断题:
词根在构词时的位置比较自由,是不固定的,即可以在别的语素之前、之后或中间。(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他的缺席使大家感到不快”和“他缺席这件事使大家感到不快”中的主语分别是( )。
选项:
A:述宾短语、主谓短语
B:述宾短语、述宾短语
C:偏正短语、主谓短语
D:偏正短语、同位短语
答案:
2、单选题:
下面四个复句中,哪一句是并列复句( )。
选项:
A:不是我不愿意去,实在是我太忙了。
B:下雨我不是在教室,就是在图书馆。
C:要么你去,要么我去,要么大家都不去。
D:雨没有停,而且下得更大了。
答案:
3、单选题:
下面的句子是存现句的一句是( )
选项:
A:我家住在北京。
B:他躺在床上睡着了。
C:大路上来了一队人马。
D:笔放在桌子上。
答案:
4、单选题:
“国营、民用、大型”是( )
选项:
A:名词
B:动词
C:区别词
D:副词
答案:
5、判断题:
现代汉语中名词不能做谓语。(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6、判断题:
一个句子可以没有主语但不能没有谓语。(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7、判断题:
歧义现象是指一个语言片断可以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义理解。(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滚、滚、滚!你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这句话的修辞格是( )
选项:
A:回环
B:反复
C:对偶
D:顶真
答案:
2、单选题:
“张学良不久前去世了。这位爱国老人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使用了什么衔接关系( )
选项:
A:省略关系
B:替代关系
C:指代关系
D:逻辑关系
答案:
3、判断题:
比拟是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的一种修辞手法。(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4、判断题:
书面语体是口语语体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5、判断题:
指称主要是动词的功能,表示有所指。(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