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选项:
A:0-13、 14岁
B:0-3岁
C:0-8、9岁
D:0-6岁
答案: 【0-6岁】
2、多选题:
下列属于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是( )。
选项:
A:闻到乳香唾液增多
B:吮吸反射
C:抓握反射
D:惊跳反射
答案: 【吮吸反射;抓握反射;惊跳反射】
3、单选题:
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1岁以后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
选项:
A:发展的连续性
B:发展的不均衡性
C:发展的高速度
D:发展的整体性
答案: 【发展的高速度】
4、判断题:
提出“社会文化理论”的心理学家是华生。(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5、单选题:
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有( )。
选项:
A:从局部到整体的规律
B:远近规律
C:大小规律
D:尾首规律
答案: 【大小规律】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在学习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干扰因素时,努力地把自己的注意维持在学习内容上,这时的注意是( )。
选项:
A:
随意后注意
B:
有意注意
C:
不随意注意
D:
有意后注意
答案: 【
有意注意
】
2、单选题:
天空中过往飞机的轰鸣引起儿童不由自主的注意,这是( )。
选项:
A:选择性注意
B:有意注意
C:无意注意
D: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者均有
答案: 【无意注意】
3、单选题:
“万绿丛中一点红”易引起人的注意,属于( )引起的。
选项:
A:刺激物的新颖性
B:刺激物的的对比
C:刺激物的运动
D:刺激物的强度
答案: 【刺激物的的对比】
4、多选题:
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是( )。
选项:
A:无意注意占优势
B: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均衡发展
C:有意注意逐步发展
D:注意的发展不受语言支配
答案: 【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逐步发展】
5、判断题:
新颖、鲜艳的东西容易引起幼儿注意,所以教师上课时穿戴应新颖、鲜艳,使孩子有新奇感。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知觉”活动的是( )。
选项:
A:“我要吃”
B:“这有个苹果”
C:“真香”
D:“这是什么”
答案:
2、单选题:
无论是清晨,中午还是傍晚,我们都会把中国的国旗看作是鲜红色的,这是知觉的( )。
选项: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答案:
3、判断题:
视触协调主要表现的标志是伸手能抓到东西。(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4、判断题:
人类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感知和表象。(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5、多选题:
婴幼儿触觉主要有几种形式( )。
选项:
A:口腔探索
B:脚的探索
C:手的探索
D:肢体探索
答案: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记忆的过程包括( )。
选项:
A:识记、再认、回忆
B: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C:识记、保持和遗忘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答案:
2、单选题:
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
选项:
A:6—10个组块
B:5—9个组块
C:6—9个组块
D:7—10个组块
答案:
3、多选题:
按识记时有无明确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可以分为( )。
选项:
A:无意识记
B:机械识记
C:有意识记
D:意义识记
答案:
4、判断题:
记忆压抑说认为,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当消除了记忆与消极情绪的联系,遗忘就能克服。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5、判断题:
教师应尽量将学习材料编得新颖、直观和具有可操作性,才能使幼儿感兴趣,从而化难为易,容易记住。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小朋友们听老师讲《西游记》的故事仿佛看见了孙悟空大闹天空的情景这是( ) 。
选项:
A:创造想象
B:再造想象
C:逻辑思维
D:综合想象
答案:
2、单选题:
( )岁儿童出现想象的萌芽。
选项:
A:2~2.5岁
B:1~1.5岁
C:2.5~3岁
D:1.5~2岁
答案:
3、单选题:
幼儿在绘画时经常会在纸上胡乱画很多东西这主要体现了幼儿的想象( ) 。
选项:
A:无预定目的
B:受情绪影响
C:内容零散、无系统
D:以过程为满足
答案:
4、多选题:
幼儿想象发展的具有什么特点( )。
选项:
A:幼儿无意想象占主导地位,有意想象逐步发展
B:容易把想象和现实混淆存在夸大与虚构的现象
C: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D: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都显著发展
答案:
5、判断题:
梦是一种神奇的心理现象,属于无意想象的一种。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人类特有的言语和思维活动是在( ) 开始真正形成的。
选项:
A:1岁左右
B:2岁左右
C:1岁半左右
D:3岁左右
答案:
2、单选题:
幼儿期思维发展的最主要特点是( )。
选项:
A:具体形象思维
B:直觉行动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不具备思维能
答案:
3、多选题:
推理可以分为( )。
选项:
A:错误推理
B:直接推理
C:正确推理
D:间接推理
答案:
4、判断题:
幼儿常常“以貌取人”说明幼儿判断能力较差,把表面现象当作事物的本质规律。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5、判断题:
幼儿直观行动思维的主要方式是尝试错误。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第七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冬冬边玩魔方,边小声嘀咕:“转一下这面试试,再转这面呢?”这种语言被称为( )。
选项:
A:对话语言
B:角色语言
C:自我中心语言
D:内部语言
答案:
2、单选题:
1.5—2岁的儿童使用的句子主要是( )。
选项:
A:完整句
B:复合句
C:单词句
D:电报句
答案:
3、判断题:
1岁半的儿童想给妈妈吃饼干时,会说“妈妈”“饼干”“吃,并把饼干递过去。这表明该阶段儿童语言发展的主要特点为电报句”。(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4、判断题:
2—6岁幼儿掌握的词汇数量迅速增加,词类范围不断扩大。儿童首先掌握的是形容词。(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5、多选题:
外部言语主要包括( )
选项:
A:独白言语
B:对话言语
C:书面言语
D:自我中心言语
答案:
第八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根据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不同,一般可以把情绪划分为四种基本形式,即( )、悲哀、愤怒和恐惧。
选项:
A:失望
B:激动
C:快乐
D:喜爱
答案:
2、单选题:
中班幼儿告状现象频繁,这主要是因为幼儿( )。
选项:
A:羞愧感的发展
B:道德感的发展
C:理智感的发展
D:美感的发展
答案:
3、多选题:
根据情绪的发生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不同,可以把情绪状态分为三种基本形式。下列选项中属于情绪基本形式的是( )。
选项:
A:愤怒
B:应激
C:激情
D:心境
答案:
4、多选题:
下列哪几项属于幼儿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 )
选项:
A:具有意志成分
B:情绪具有外露性
C:情绪具有易冲动性
D:情绪控制能力较差
答案:
5、判断题:
幼儿经常“破坏”玩具或其他物品,这有可能是理智感的一种表现,家长和教师应进行适当引导。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第九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 )期,自觉行动目的发展的显著特点是有了比较明确的行动目的。
选项:
A:幼儿中
B:幼儿初
C:幼儿末
D:学前期
答案:
2、单选题:
( )是2-3岁儿童自觉行动目的发展的显著特点。
选项:
A:关注行为结果
B:好冲动
C:缺乏明确的目的
D:直观行动
答案:
3、单选题:
手眼协调动作发生在出生后( )个月左右。
选项:
A:2-3个月
B:7-8个月
C:5-6个月
D:4-5个月
答案:
4、单选题:
( )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不屈从于周围人的压力,按照自己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行动的一种品质。
选项:
A:自制
B:坚韧
C:独立性
D:果断
答案:
5、多选题:
动机冲突有( )。
选项:
A:趋避冲突
B:双避冲突
C:全趋避冲突
D:双趋冲突
E:多重趋避冲突
答案:
第十章 单元测试
1、多选题:
以下属于幼儿气质特点的是( )。
选项:
A:注意力易分散
B:活动的强度大
C:适应性一般
D:情绪不稳定
答案:
2、单选题:
下列属于胆汁质的神经类型是( )。
选项:
A:弱
B:强、平衡、惰性
C:强、平衡、灵活
D:强、不平衡
答案:
3、单选题:
在人的各种心理特征中,气质是( )。
选项:
A:变化最缓慢的
B:最早出现的和变化最缓慢的
C:最直接的
D:最早出现的
答案:
4、单选题:
活动特性说是由以下哪位专家提出来的( )。
选项:
A:美国心理学家 谢尔登
B:美国心理学家 巴斯
C:古希腊医生 希波克拉底
D:奥尔波特
答案:
5、判断题:
学前儿童自我评价发展迅速的时期是3-4岁。(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第十一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5-7岁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是( )。
选项:
A: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
B:灵活认识性别角色
C: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
D: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
答案:
2、单选题:
在母亲离开时无特别紧张或忧虑的表现,在母亲回来时,欢迎母亲的到来,但这只是短暂的,这种孩子可能属于( )依恋类型。
选项:
A:回避型
B:安全型
C:反抗型
D:迟钝型
答案:
3、多选题:
关于男女双性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双性化个体也许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
B:双性化儿童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C:双性化就是既缺乏男性特征又缺乏女性特征
D:双性化理论强调在儿童早期进行无性别歧视的儿童教育
答案:
4、多选题:
关于攻击性行为的特点,下列说法( )项正确。
选项:
A:惩罚对于非攻击型的儿童能抑制攻击性
B:攻击型儿童受惩罚时其攻击性行为加剧
C:父母的惩罚本身就给孩子树立了攻击性行为的榜样
D:惩罚是抑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有效手段
答案:
5、判断题:
依恋是儿童特殊时期的情绪活动,对将来的情绪发展没有直接影响。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