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植物、土壤和肥料三者之间相互影响,总是处在动态平衡之中。(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2、判断题:
土壤是由岩石风化而来的。(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3、判断题:
水分是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4、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盲目施肥的危害的是( )
选项:
A:水质恶化
B:土壤板结
C:氮肥利用率低
D:全球变暖
答案: 【全球变暖
】
5、多选题:
在植物生长中,土壤起到了( )的作用
选项:
A: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 缓冲库)
B: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
C:营养库作用
D:生物的支撑作用
答案: 【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 缓冲库)
;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
;营养库作用
;生物的支撑作用
】
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固体矿物按其内部构造不同,分为结晶质和非结晶质两种。(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2、判断题:
按照发生类型可将土壤矿物划分为原生矿物、次生矿物二大类。(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3、多选题:
根据土壤中水分收支情况对物质运移的影响,可分以下哪几种土壤水分类型( )
选项:
A:停滞型水分状况
B:上升水型水分状况
C:非淋溶型水分状况
D:淋溶型水分状况
答案: 【停滞型水分状况
;上升水型水分状况
;非淋溶型水分状况
;淋溶型水分状况
】
4、判断题:
农业土壤的土体构型分为耕作层、犁底层、心土层、底土层四种类型(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5、多选题:
土壤的主要成土过程包括( )过程
选项:
A:风化
B:化学
C:物理
D:生物
答案: 【化学
;物理
;生物
】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土壤矿物对土壤组成、性状和功能没有影响。(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2、判断题:
我国土壤质地分布呈纬度地带性,粘性土主要分布在北方,砂性土主要分布在南方,壤性土分布在南北过渡地带。(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3、单选题:
国际常用见的分级标准不包括的是( )
选项:
A:国际制
B:美国制
C:中国制
D:卡庆斯基制
答案: 【美国制
】
4、单选题:
被群众称之为“二合土”的是( )
选项:
A:壤土类
B:砂土类
C:粘土类
D:壤质土类
答案: 【壤土类
】
5、多选题:
土壤质地的改良包括以下哪几项内容?( )
选项:
A:掺砂掺粘、客土调剂-客土法
B:增施有机肥料
C:引洪放淤、引洪漫沙
D:翻淤压砂、翻砂压淤
答案: 【掺砂掺粘、客土调剂-客土法
;增施有机肥料
;引洪放淤、引洪漫沙
;翻淤压砂、翻砂压淤
】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由东向西,由草甸草原向干旱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化土壤过渡,腐殖质含量不断递减,HA/FA也逐渐降低。(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2、多选题: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包括( )
选项:
A:人畜粪尿
B:土壤微生物、动物的遗体及分泌物(如蚯蚓、昆虫等)
C:作物的根茬、还田的秸杆和翻压绿肥
D:城市生活垃圾、污水
答案:
3、判断题:
动植物的有机残体在土壤中主要通过矿质化作用和腐殖化作用进行分解与转化。(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4、单选题:
农业生产上可通过施用有机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土壤调控技术等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种植绿肥不包括( )
选项:
A:河泥
B:田菁
C:紫花苜蓿
D:紫云英
答案:
5、单选题:
下列哪种菌在土壤中含量最多( )
选项:
A:酵母菌
B:伞菌
C:放线菌
D:霉菌
答案: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通气良好有利于大多数作物根系的生长,表现为根系长,颜色浅根毛多;缺土壤中的根系则短而粗,根毛数量大量减少。(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2、判断题:
蚯蚓、昆虫、蚂蚁、鼠类等土壤动物,有助于土壤结构的形成。(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3、多选题:
要培育土壤团粒结构,可采取如下措施( )
选项:
A:合理轮作倒茬
B:使用石灰或石膏
C:精耕细作,增施有机肥料,使土肥相融
D:合理灌溉、晒垡、冻垡
答案:
4、单选题:
土壤压板是耕作土壤在降水或灌水后、或人、畜、农机具的重力作用下,由松变紧逐渐压实的过程。下列不属于防止压板的途径的是( )
选项:
A:尽可能减少作业次数
B:在土壤过湿时进行田间作业
C:减少外力对土壤的压板
D:增强土壤本身的抗压缩性
答案:
5、判断题:
土壤的宜耕期,指的是土壤含水量适宜进行耕作的时段范围,在宜耕期内,耕作消耗的能量最多,团粒化效果最好。(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表面既带负电荷,亦带正电荷的土壤胶体称两性胶体,不随土壤溶液反应的变化而变化。(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2、判断题:
促进植物吸收阴离子,而则促进吸收阳离子。(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3、多选题:
按照吸收性能产生的机制,土壤吸收性能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选项:
A:机械吸附
B:物理化学吸收性能
C:生物吸附
D:物理吸附、化学吸附
答案:
4、多选题:
消除有毒物质可以调节土壤的供肥性,采取消除有毒物质的措施有( )
选项:
A:要消除盐害
B:要消除还原物质毒害
C:消除酸害和碱害
D:消除污染的危害
答案:
5、判断题:
土壤中的固相、液相和气相呈互相分散的胶体状态。(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钠离子的饱和度是土壤碱度的重要指标。(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2、判断题:
Eh值越低,甚至为负值,表示还原状态愈强。(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3、单选题:
我国土壤的pH值大多在4~9之间,在地理分布上有( )的规律
选项:
A:东北酸而西南碱
B:东南酸而西北碱
C:东南碱而西北酸
D:西南酸而东北碱
答案:
4、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影响土壤缓冲能力的因素( )
选项:
A:孔隙大小
B:无机胶体的类型
C:黏粒含量
D:有机质含量
答案:
5、判断题:
土壤是一个均匀的多相体系,同一田块不同点位无变异,测Eh时,要选择代表性土样,不用多点测定求平均值。(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第七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土壤水的热容量要远低于土壤空气,因此空气是影响土壤热容量的主导因素。(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2、多选题:
当水分进入土体时,就同时受到三种引力即土粒和水界面的吸附力、土体的毛管引力和重力的作用表现出不同的物理状态,土壤水按其存在形态仍可大致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
选项:
A:液态水
B:气态水
C:固态水
D:自由水
答案:
3、多选题:
土壤热性质是土壤物理性质之一,指影响热量在土壤剖面中的保持、传导和分布状况的土壤性质,主要包括3个物理参数( )
选项:
A:传导率
B:导热率
C:导温率
D:土壤热容量
答案:
4、多选题:
土壤空气与大气相比,具有以下组成特点( )
选项:
A:土壤空气的水汽的质量分数总是少于大气
B:土壤空气成分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
C:
土壤空气中的的质量分数低于大气,土壤空气中的质量分数高于大气
D:土壤空气中有时有少量还原性气体
答案:
5、单选题:
土壤热量来源不包括( )
选项:
A:人工热
B:辐射能
C:地热
D:生物热
答案:
第八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再利用程度大的元素,养分的缺乏症状首先出现在幼嫩器官;不能再利用的养分,缺素症状首先表现在老的部位。(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2、判断题:
植物的根外营养可以完全代替根部营养。(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3、判断题:
最小养分律认为决定作物产量的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4、单选题:
铁在植物中的含量不多,通常为干物重的千分之几。是形成叶绿素所必需的,缺铁时产生( ),叶呈淡黄色,甚至为白色。
选项:
A:缺绿症
B:缺黄症
C:失黄症
D:失绿症
答案:
5、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改善营养元素过剩的措施( )
选项:
A: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
B:改进施肥方法
C:平衡施肥
D:集中施肥
答案:
第九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缺N症状首先出现在老化器官上,作物基部叶片过早地衰亡是N素供应不足的诊断指标之一。(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2、判断题:
钾充足时,吸水能力强,对蒸腾的调节能力强,保水力强。(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3、单选题:
植物缺乏哪种元素( )会出现下列典型症状:一是植株生长迟缓,矮小、瘦弱、直立,分蘖或分枝少;二是花芽分化延迟,落花落果多;三是多种作物茎叶呈紫红色,水稻等叶色暗绿。
选项:
A:磷
B:氮
C:镁
D:铁
答案:
4、单选题:
玉米缺钾时表现为( )
选项:
A:节间长,叶片相对短
B:出现白斑状损伤
C:根系差,耐旱
D:叶缘和叶尖变褐
答案:
5、判断题:
钾在作物体内的含量因作物和器官的不同有很大差异。(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第十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当植物缺镁时,其突出表现是叶绿素含量下降,并出现失绿症。(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2、判断题:
油菜、甘蓝、花生、大豆、葱、蒜、姜等对硫肥反应好。(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3、多选题:
在含钙的肥料中,石灰肥料具有改土作用。石灰肥料的改土作用包括( )
选项:
A:中和土壤酸性,消除毒害
B:增加土壤养分有效性
C:减少真菌病害
D:改善土壤的化学性状
答案:
4、单选题:
影响硼肥有效性的因素为( )
选项:
A:土壤有效硼含量,0.4g/kg临界值,2g/kg以上容易中毒
B:作物种类,蔬菜、果树、苜蓿、三叶草等需硼较多
C:土壤pH值,3.7-6.7时有效性高,>7.0时容易缺硼
D:土壤类型,红壤、砖红壤、长期耕种而不施无机肥的土壤;土壤水分,干旱土壤容易缺硼
答案:
5、多选题:
影响钼肥肥效的因素为( )
选项:
A:其它元素
B:作物种类
C:土壤氧化还原电位
D:土壤pH值
答案:
第十一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水田提倡秸秆还田。(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2、判断题:
通用型复混肥使用的地区,土壤、作物的适宜范围比较广。(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3、单选题:
常见的氮磷复合肥有磷酸铵,是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的混合物,含N14%-18%,P2O546%-52%,灰色粉末或灰白颗粒;吸湿性小;水溶性;化学( )性。
选项:
A:碱
B:强酸
C:中
D:弱酸
答案:
4、多选题:
复混肥的具体发展趋势有( )
选项:
A:单一成分和多功能化
B:液体化
C:高效化
D:多用化
答案:
5、多选题:
三元复合肥料基本类型有 ( )
选项:
A:尿磷钾肥
B:硝磷钾肥
C:氮磷钾肥
D:铵磷钾肥
答案:
第十二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一般好的堆沤肥要求C/N大于25:1,否则从环境中吸取氮素。(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2、单选题:
有机肥料中的温度变化是反映各种微生物群落生命活动的标志。高温纤维素分解菌的温度为( )
选项:
A:50-60摄氏度
B:70-80摄氏度
C:40-50摄氏度
D:60-70摄氏度
答案:
3、单选题:
根据形成条件和植物群落,把泥炭分为3类,分别为低位泥炭、高位泥炭、中位泥炭,下列关于高位泥炭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分解程度差,氮和灰分含量高,酸-强酸性反应,宜作垫圈材料
B:分解程度高,灰分和氮素高,微酸-中性,利用方便
C:分解程度高,氮和灰分含量低,酸-强酸性反应,宜作垫圈材料
D:分解程度差,氮和灰分含量低,酸-强酸性反应,宜作垫圈材料
答案:
4、多选题:
绿肥植物的种植方式( )
选项:
A:粮草混种:种子掺混播
B:果园生草:果树行间种植三叶草等
C:粮草间作套种:玉米套种(错开播期)草木樨,冬小麦间作(同期播种)苕子
D:粮草轮作:一粮一草两年轮作制,二粮二草三年轮作制等
答案:
5、判断题:
马粪粪质细,含水多,冷性肥料(不含高温纤维分解菌)。(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