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多选题:
常用的数据表示方法有哪些?
选项:
A:图示法
B:列表法
C:实验测量时记录的数据不需要再整理。
答案: 【图示法;列表法】
2、多选题:
有效数字可以保留2位的可能情形有哪些?
选项:
A:A类不确定度
B:总不确定度
C:测量值的平均值
D:B类不确定度
E:相对不确定度
答案: 【A类不确定度;总不确定度;测量值的平均值;B类不确定度;相对不确定度】
3、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A:相对不确定度与总不确定度的有效位数保留原则一致。
B:平均值的末位要与不确定度的末位对齐
C:数值运算时,中间量可以多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D:相对不确定保留2位有效数字
E:总不确定保留1位或者2位有效数字
答案: 【相对不确定度与总不确定度的有效位数保留原则一致。】
4、单选题:
下面哪种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
选项:
A:系统误差
B:粗大误差
C:随机误差
答案: 【随机误差】
5、判断题:
不确定度一定包含A分量和B分量。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图示螺旋测微器显示的正确读数是?
选项:
A:5.665 mm
B:5.165 mm
C:4.165 mm
D:4.665 mm
答案: 【5.665 mm】
2、单选题:
螺旋测微器套筒上螺尺转动一个小格代表测微螺杆平移长度为?
选项:
A:0.001 mm
B:0.1 mm
C:0.01 mm
D:1 mm
答案: 【0.01 mm】
3、单选题:
采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读数可能是 。
选项:
A:50.02 mm
B:50.02 cm
C:5.100 mm
D:5.100 cm
答案: 【5.100 cm】
4、单选题:
如图所示,游标卡尺(50分度)显示的正确读数是?
选项:
A:10.94 cm
B:10.94 mm
C:1.94 mm
D:1.94 cm
答案: 【10.94 mm】
5、判断题:
直尺测量某物体长度时,可以选择非零刻线处为起始点,进行测量。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6、单选题:
采用50分度的游标卡尺读数可能是 。
选项:
A:31.12 mm
B:13.21 cm
C:31.12 cm
D:13.21 mm
答案: 【31.12 mm】
7、单选题:
如果要比较精确地测量一张硬纸片的厚度,应适当选用的测量仪器是?
选项:
A:米尺
B:螺旋测微器
C:卷尺
D:游标卡尺
答案: 【螺旋测微器】
8、判断题:
某人比较精确的测量一物体的长度读数为4.524cm,他用的测量仪器可能是螺旋测微器。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9、判断题:
螺旋测微器不需要估读。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10、判断题:
某螺旋测微器,当其小砧端面与测微螺杆端面接触时,读数显示为0.200mm。则采用该螺旋测微器进行测量时,待测物体的实际厚度要由读数加上0.200mm来修正。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液体黏度是描述液体内( )性质的重要物理量。
选项:
A:
对流
B:
内摩擦力
C:
密度
D:
外摩擦力
答案:
2、单选题:
在给出液体黏度时,还必须给出相应的( ),否则所给的黏度无实际意义。
选项:
A:温度
B:密度
C:质量
D:体积
答案:
3、单选题:
用落球法测液体黏度的实验中,要求液体是( )的。
选项:
A:非易燃的
B:油性的
C:透明
D:密度小于水
答案:
4、单选题:
用落球法测液体黏度的实验中,小球在理想情况下的收尾速度Vm是通过( )求得的。
选项:
A:体积
B:外推法
C:模拟法
D:实验数据平均
答案:
5、单选题:
使用读数显微镜测量时,为避免引进空程误差,应( )读数显微镜。
选项:
A:正转
B:左右转动
C:反转
D:沿同一方向移动
答案:
6、单选题:
在不考虑涡流影响的理想条件下,相同液体不同内径尺寸的圆筒中放置同样的小球时,内径越大的圆筒中小球下落速度应该( )
选项:
A:越快
B:不变
C:越慢
D:没有规律
答案:
7、单选题:
本实验中使用的是蓖麻油,同样的条件下,如果液体换成水,则小球下落速度要( )
选项:
A:没有规律
B:不变
C:快
D:慢
答案:
8、单选题:
液体黏度的单位是( )。
选项:
A:m-1.s
B:kg.s
C:Pa.s
D:m-1.s-1
答案:
9、单选题:
落球法是采用( )测液体黏度的。
选项:
A:相对法
B:类比法
C:绝对法
D:无法确定
答案:
10、单选题:
小球在液体中缓慢下落时,不受以下哪个力作用( )。
选项:
A:重力
B:浮力
C:电场力
D:粘滞力
答案: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用数字示波器求解电压信号的幅度时,将信号在垂直方向波峰和波谷之间的格数乘以 “V/div”旋钮所指档位。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2、判断题:
电压信号峰峰值是信号幅度的两倍。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3、判断题:
如果已知其中一个信号的频率,可以根据李萨如图形来求未知信号频率。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4、单选题:
示波器实验中,一正弦电压信号其峰峰值为4.0V,则它的有效值是:
选项:
A:
B:
C:2.0V
D:1.0V
答案:
5、单选题:
用示波器测正弦波电信号时,波形水平方向一个周期长度为4.0div, “t/div”旋钮所指档位为0.5ms/div, 则该信号周期为:
选项:
A:4.0ms
B:2.0ms
C:1.0ms
D:3.0ms
答案:
6、单选题:
用李萨如图法测未知信号频率时,已知信号频率为100Hz,交点 比为 , 则未知信号频率为:
选项:
A:50Hz
B:150Hz
C:200Hz
D:100Hz
答案: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相位比较法测声速的实验在本质上利用的是( )的原理。
选项:
A:费曼图
B:李萨如图
C:韦恩图
D:卡诺图
答案:
2、单选题:
共振干涉法测量声波波长实验中,已知所用信号频率为35.65KHz,实验过程中测得出现相邻幅度最大两正弦波时换能器移过的距离为4.98 mm,则声波的速度为( )。
选项:
A:361.49m/s
B:355.07m/s
C:不能确定
D:177.54m/s
答案:
3、判断题:
相位比较法测量声波速度过程中,连续改变接收端换能器的位置,观察示波器上显示的图像由直线变为椭圆又变成直线,则换能器移过的距离是半个波长。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4、判断题:
接收端换能器和发射端换能器都是把电能转化成机械振动。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5、判断题:
共振干涉法测量声速实验中,连续改变接收端换能器的位置,从示波器中观察到信号幅度发生周期性变化。请问相邻信号幅度极大值之间的间隔为 0.5个波长。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测等势线可用一般电压表?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2、判断题:
实验中,输出电压一旦确定,应确保测量过程中电压保持不变?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3、判断题:
电场强度是一个标量?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4、判断题:
电场线的方向就是电场强度的方向?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5、判断题:
在静电场中电场线和等势线的关系是处处正交?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6、单选题:
静电场的性质是( )。
选项:
A:
无源无旋场
B:
有源无旋场
C:
无源有旋场
D:
有源有旋场
答案:
7、单选题:
模拟法描绘静电场属于( )模拟。
选项:
A:
数学模拟
B:
静电场模拟
C:
电流场模拟
D:
物理模拟
答案:
8、单选题:
在静电场模拟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选项:
A:
描点时要同时在白纸上描出电极的形状和位置
B:
要用内阻比较大的电压表测量电势
C:
将所描出的点简单连接起来,就得到了等势线
D:
输出电压和探测电压可以共用一条导线
答案:
9、单选题:
以下关于两不同性质的现象或物理过程,采取数学模拟法的条件不正确的是()。
选项:
A:
二者遵从的规律在形式上相似
B:
二者有相同的物理本质
C:
二者有相同的数学方程式
D:
二者有相同的边界条件
答案:
10、单选题:
为了满足电流场与被模拟的静电场边界条件相似或相同的要求,设计实验时就应该满足( )。
选项:
A:
其余说法均不正确
B:
电极必须是等位面,且电极导体的电导率要远小于电流场中导电介质的电导率
C:
电流场中导电介质的分布必须对应于静电场中的介质分布
D:
电极必须相同或相似,在场中的位置可以不一致
答案:
第七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计算铜线电阻率时,测量各物理量不正确的是
选项:
A:用单臂电桥测量铜线电阻
B:使用直尺测量铜线长度
C: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铜线直径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答案:
2、单选题:
用惠斯登电桥测电阻时,如果出现了下述情况,试选择出仍能正常进行测量的情况
选项:
A:有一个桥臂阻值恒为“0”
B:电源正负级接反了
C:有一个桥臂阻值恒为“无穷大”
D:检流计支路不通(断线)
答案:
3、单选题:
用惠斯登单臂电桥测电阻时,若被测电阻值约为4700欧姆,则倍率应选
选项:
A:10
B:0.1
C:0.01
D:1
答案:
4、单选题:
惠斯通电桥实验中,用板式电桥测电阻时,造成检流计指针始终单向偏转的原因可能是
选项:
A:其余都有可能
B:四个桥臂中有一处断开
C:有检流计的桥路中有断开处
D:电源开关断开
答案:
5、单选题:
单双臂电桥测量电阻值的适用范围是
选项:
A:单双臂电桥都可以测量任何阻值的电阻
B:单臂电桥适用于测量中值电阻,而双臂电桥测量电阻的范围不受限制
C:双臂电桥只适用于测量低电阻,而单臂电桥测量电阻的范围不受限制
D:单臂电桥适用于测量中值电阻,而双臂电桥适用于测量低值电阻
答案:
6、判断题:
断开电路时,应先断开“G”按钮,后断开电源B,以免反冲电势损坏指零电路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7、判断题:
在调整RN使检流计归零时,先使用小量程,后使用大量程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8、判断题:
双臂电桥测量低电阻实验中,理论上检流计精度越高,测量的电阻阻值越小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第八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金属丝的应变是指金属系悬挂砝码后的伸长量。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2、判断题:
调节望远镜与光杠杆平面镜,最终在望远镜中要看到的标尺的像。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3、判断题:
悬挂砝码时,砝码缺口要交叉放置。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4、判断题:
光杠杆平面镜前后足的垂直距离可以米尺测量。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5、判断题: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可以增加光杠杆平面镜到标尺的距离。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6、单选题:
金属丝的长度、光杠杆平面镜到标尺的距离可以用( )测量
选项:
A:
螺旋测微器
B:
米尺
C:
游标卡尺
答案:
7、单选题:
增加、减少砝码都要进行读数,然后取平均值,主要目的是为了( )
选项:
A:
减小金属丝与夹具摩擦、滞后形变带来的系统误差
B:
减小随机误差
C:
减小砝码质量不同产生的误差
答案:
8、单选题:
用逐差法处理数据时,求出的△x是增减( )个砝码对应的形变量
选项:
A:
4
B:
1
C:
7
答案:
9、单选题:
平面镜后足到前足连线的距离用( )测量。
选项:
A:
米尺
B:
游标卡尺
C:
螺旋测微器
答案:
第九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实验测量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时,不需要的物理量是
选项:
A:第m级暗纹直径
B:暗纹的级次
C:第n(n不等于m)级暗纹直径
D:光的波长
答案:
2、单选题:
牛顿环的产生是来自哪两个反射界面的光干涉的结果
选项:
A:平凸透镜上表面与平板玻璃上表面
B:平凸透镜下表面与平板玻璃下表面
C:平凸透镜下表面与平板玻璃上表面
D:平凸透镜上表面与平板玻璃下表面
答案:
3、单选题:
牛顿环干涉条纹中,相邻两暗纹对应的空气薄膜的厚度差为_____
选项:
A:1个波长
B:1.5个波长
C:2个波长
D:0.5个波长
答案:
4、单选题:
实验中测量细丝直径,不需要的物理量是
选项:
A:细丝长度
B:垂直条纹方向单位长度内的暗条纹数
C:玻璃板交线至细丝的长度
D:光的波长
答案:
5、单选题:
当细丝远离玻璃板相交棱时,劈尖干涉条纹会 。细丝直径测量结果___
选项:
A:变疏,偏小
B:变密,偏小
C:变密,偏大
D:变疏,不变
答案:
6、单选题:
劈尖中的空气薄膜充满油时,条纹会___ , 细丝直径测量结果会___
选项:
A:变疏,偏小
B:变疏,不变
C:变密,不变
D:变密,偏大
答案:
7、判断题:
在平凸透镜的上下两表面反射的两束光不是相干光,是因为这两束光的光程差太大,导致两反射光相遇时,其相位差不恒定,从而形成非相干叠加。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8、判断题:
镜筒对准劈尖不同的区域时,不需要重新调焦。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第十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迈克尔逊干涉仪中,分光板镀半透半反膜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选项:
A:补偿光程差
B:相当于增透膜
C:相当于增反膜
D:由一束光分成光强近似相等的两束光
答案:
2、单选题:
在迈克尔逊干涉实验中,下列哪个器件是可以省略的?
选项:
A:补偿板
B:反射镜M2
C:反射镜M1
D:分光板
答案:
3、单选题:
当一面反射镜移动距离d时,两相干光束的光程差变化多少?
选项:
A:4d
B:d/2
C:2d
D:d
答案:
4、判断题: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中,既可能看到等厚干涉,也可能看到等倾干涉图样。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5、判断题:
转动手轮,实际上是移动反射镜的位置,进而改变光程差。当等倾干涉圆环改变一个级次,光程差改变半个波长。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第十一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实验中汞灯光入射到三棱镜,经三棱镜射出后呈现出不同颜色的光谱线,是由于光的哪种现象。
选项:
A: 反射
B: 衍射
C: 干涉
D: 色散
答案:
2、单选题:
在分光计实验中,下图中分光计刻度盘的读数为
选项:
A: 134°45′
B: 142°00′
C: 142°15′
D: 134°15′
答案:
3、单选题:
出现以下哪种现象表明平行光管与望远镜共轴,即其光轴垂直于仪器转轴
选项:
A: 望远镜中看到清晰的亮“+”字像
B: 望远镜中看到清晰的狭缝像
C:水平狭缝像与分划板的中央叉丝水平线重合
D: 亮“+”字像与分划板上方的十字叉丝中心重合
答案:
4、单选题:
平行光管的作用是
选项:
A: 读取测量数值
B: 放置待测物体
C: 接收平行光
D: 产生平行光
答案:
5、判断题:
当在望远镜中看到清晰的狭缝像时,说明平行光管出射的是平行光。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6、判断题:
调节望远镜光轴垂直仪器转轴时,要将亮“+”字像位置调至中央水平叉丝处。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7、判断题:
对于同一种波长,偏向角只与入射角有关。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8、判断题:
色散的一个典型实例是白光经棱镜折射后分解成七色光。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9、单选题:
当入射角 [ ] 出射角时,偏向角取得最小值,称为“最小偏向角”。
选项: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答案:
10、单选题: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选项:
A: 调节望远镜焦距和光轴时,载物台上需要放置平面镜来完成调节。
B: 调节分光计至待测状态时,需先调节望远镜再调节平行光管。
C: 利用分光计测量棱镜对不同光波长的折射率时,需要测量最小偏向角以及折射角。
D: 测量顶角时可以使用反射法或自准直法。
答案:
第十二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半荫片的作用主要是()
选项:
A:减小光的强度
B:减小视场中光的明暗变化,保护人眼不受伤害
C:使视场中产生明暗对比,提高定位精度
D:增大光的强度
答案:
2、多选题:
利用旋光仪等仪器,可以测量糖溶液的旋光率,需要做哪些步骤?
选项:
A:根据旋光率和糖溶液浓度、液柱长度、旋转角度的关系,计算旋光率和不确定度,分析实验结果
B:精确配比一定浓度的糖溶液,记录浓度
C:不放置糖溶液玻璃管,调节旋光仪至零视场,记录初始的角度
D:测量液柱的长度
E:放置糖溶液玻璃管,再次调节至零视场,记录偏转的角度
答案:
3、多选题:
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选项:
A:打开钠光灯预热,稳定后再开始测试
B:以零视场作为记录数据时的状态
C:小心放置玻璃管至仪器仓,确保空气被收集在泡颈中
D:先不放糖溶液玻璃管,记录零视场位置;然后放入糖溶液玻璃管,再次记录零视场位置。顺序不能颠倒。
答案:
4、判断题:
旋光物质的旋光率与入射波长有关。那么,不同波长的偏振光入射时,偏振面旋转的角度不一样。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5、多选题:
实验中,放入糖溶液后,视场模糊不清,看不到明显的半荫片视场,可能的原因是()
选项:
A:室温较低
B:室温较高
C:玻璃管中的空气没有完全进入泡颈
D:目镜没有调焦
答案: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