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17世纪英国学者和作家( )认为,风格是“思想的外衣”。
选项:
A:威廉·威克纳格
B:黑格尔
C:巴依
D:德莱顿
答案: 【德莱顿】
2、单选题:
明代谢榛( )所说:“作诗譬如江南诸郡造酒,皆以曲米为料,酿成则醇味如一。善饮者历历尝之曰:‘此南京酒也,此苏州酒也,此镇江酒也,此金华酒也。’其美虽同,尝之各有甄别,何哉?做手不同故尔。”
选项:
A:《六一诗话》
B:《四溟诗话》
C:《古诗评选》
D:《随园诗话》
答案: 【《四溟诗话》】
3、判断题:
创作个性是风格的灵魂。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4、单选题:
( )按照审美理想区分出严峻的风格、理想的风格和愉快的风格三种。
选项:
A:巴依
B:黑格尔
C:德莱顿
D:威廉·威克纳格
答案: 【黑格尔】
5、判断题:
中国的简分法是将风格分为“刚”和“柔”两类,或“虚”与“实”、“奇”与“正”等。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6、单选题:
( )把诗歌的风格分为二十四类
选项:
A:刘勰《文心雕龙》
B:姚鼐《复鲁絜非书》
C: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
D: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答案: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7、判断题:
风格与作家对语言的编码、特定修辞在作品中的分布密切相关。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8、判断题:
独特的文体结构和言语组织是风格呈现的内部特征。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9、判断题:
文学的时代风格,就是作家作品在总体特色上所具有的特定时代的特征,它是该时代的精神特点、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现。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10、判断题:
流派风格,是指一些在思想感情、文学观念、审美趣味、创作主张、取材范围、表现方法、语言格调方面相近的作家在创作上所形成的共同特色,是一种群体文化的表现。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 )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选项:
A:写意
B:状物
C:抒情
D:写实
答案: 【写实】
2、单选题:
理想型文学充分运用( )、变形、虚构的方法,塑造理想形象。
选项:
A:夸张
B:描绘
C:跳跃
D:比喻
答案: 【夸张】
3、单选题:
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 )和朦胧性。
选项:
A:再现性
B:暗示性
C:逼真性
D:夸张性
答案: 【暗示性】
4、单选题: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体现了( )文学的创作原则。
选项:
A:现实型
B:叙事型
C:理想型
D:象征型
答案: 【现实型】
5、单选题:
( )文学在文学意象的塑造中,对客体形象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成为变形化、拟人化的假定性意象。
选项:
A:抒情型
B:象征型
C:现实型
D:理想型
答案: 【象征型】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 )是小说走向成熟的标志。
选项:
A:注重情感抒发
B:讲求韵律之美
C:强调矛盾冲突
D:着重刻画人物
答案: 【着重刻画人物】
2、单选题:
( )是散文艺术表现的核心。
选项:
A:优美的韵律
B:真实的感受
C:鲜明的形象
D:严谨的结构
答案:
3、单选题:
诗的基本特征有( )、跳跃性、音乐性。
选项:
A:严谨性
B:情节性
C:审美性
D:凝练性
答案:
4、单选题:
戏剧文学要求集中性是因为( )。
选项:
A:受舞台条件和演出时间的限制
B:激发观众的想象和联想
C:担心演员太疲劳
D:只有人物语言没有叙述人语言
答案:
5、单选题:
李渔在( )中强调戏剧应该结构单一化、“立主脑”、“减头绪”、戏为一人一事而设。
选项:
A:《闲情偶寄》
B:《论词随笔》
C:《窥词管见》
D:《古诗评选》
答案: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三国时期经学家王弼在( )中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选项:
A:《周易•系辞》
B:《尚书•尧典》
C:《礼记•乐记》
D:《周易略例》
答案:
2、单选题:
人类的语言符号,一般有两种功能,即指称功能和( )。
选项:
A:表达功能
B:再现功能
C:交流功能
D:表现功能
答案:
3、单选题: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非历史上的曹操,主要体现出文学形象( )的特征。
选项:
A: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B: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C:假定与真实的统一
D:个别和一般的统一
答案:
4、单选题:
( )在《艺术与客观真实》中指出:“每一种伟大艺术,它的目标都是要提供一幅现实的画像,在这里,现象与本质,个别与规律,直接性与概念等的对立消除了,以致两者在艺术作品的直接印象中融合成一个自发的统一体,对接受者来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选项:
A:卢卡契
B:恩格斯
C:黑格尔
D:卡夫卡
答案:
5、单选题: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主要体现了文学言语层具有( )的特点。
选项:
A:音乐性
B:阻拒性
C:内指性
D:心理蕴含性
答案:
6、单选题:
按照抒情需要组织起来的特殊的言语系统,这一特定系统包括字、词、句、段、篇,我们称之为( )。
选项:
A:文学形象层
B:哲学意味层
C:文学意蕴层
D:文学言语层
答案:
7、单选题:
文学言语具有( ),指向的是文本内部的艺术世界,指向诗中特定的情境,而不必经过现实生活的检验。
选项:
A:阻拒性
B:内指性
C:文学性
D:心理蕴含性
答案:
8、单选题:
综合古今中外对文本层次的探讨,我们可以将文本分为三个大的层次:即文学言语层、文学形象层和( )。
选项:
A:历史内容层
B:文学意蕴层
C:哲学意味层
D:审美意蕴层
答案:
9、单选题:
( )说:“在诗篇中,在诗句中,占首要地位的必须是“形象”。
选项:
A:高尔基
B:苏珊•朗格
C:华兹华斯
D:克罗齐
答案:
10、单选题:
读者在阅读文学言语系统过程中,经过想象和联想,在头脑中唤起的这一系列相应的具体可感的生活图景就是文学作品的( )。
选项:
A:历史内容层
B:文学意蕴层
C:文学形象层
D:审美意蕴层
答案: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 )以前,西方的典型观基本上是类型说,强调表现人物性格的普遍的一般性特征。
选项:
A:16世纪
B:15世纪
C:17世纪
D:18世纪
答案:
2、单选题: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诗人就应该向优秀的肖像画家学习;他们画出一个人的特殊面貌,求其相似而又比原来的人更美;诗人模仿易怒的或不易怒的或具有诸如此类的气质的人,也必须求其( )而又善良。
选项:
A:相反
B:相同
C:独特
D:相似
答案:
3、单选题:
( )以后,典型论开始由重视共性到重视个性的转变,形成了个性典型观占主导的时期。
选项:
A:19世纪
B:16世纪
C:17世纪
D:18世纪
答案:
4、单选题:
( )在描述典型塑造的审美升华过程时这样写道:“(人物)创造是被这表现力催促着前进,非到极精不能满足自己。心灵里燃烧着,生命在艺术境域中活着,为要满足自己把宇宙擒在手里,深了还要深,美了还要美,非登峰造极不足消减渴望”。
选项:
A:巴金
B:老舍
C:蔡仪
D:孙犁
答案:
5、单选题:
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是( ),它是中华民族审美理想的体现。
选项:
A:形象
B:意象
C:意境
D:典型
答案:
6、单选题:
王昌龄在( )中指出“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和意境。
选项:
A:《诗格》
B:《诗式》
C:《诗筏》
D:《诗品》
答案:
7、单选题:
境生于象外”的观点由( )提出。
选项:
A:刘禹锡
B:陆机
C:王国维
D:王夫之
答案:
8、单选题:
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 )。
选项:
A:哲理性
B:荒诞性
C:求解性
D:象征性
答案:
9、单选题:
清刘熙载在( )中从意境的审美风格提出的分类法。他说:花鸟缠绵,云雷奋发,弦泉幽咽,雪月空明,诗不出此四境。
选项:
A:《艺概》
B:《诗格》
C:《诗式》
D:《诗品》
答案:
10、单选题:
王国维对意境的分类中,( )是指那种感情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
选项:
A:有我之境
B:无我之境
C:客观之境
D:主观之境
答案: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叙述动作就是“讲故事”,这个行为,显然要由两个基本的因素结合而发生:“讲”的人和“听”的人,即叙述者和( )。
选项:
A:听众
B:叙述接受者
C:读者
D:隐含读者
答案:
2、单选题:
叙事作为( )的虚构而同客观的现实之间产生距离,这是叙事从街谈巷议或实用记事转化为艺术的关键。
选项:
A:语言
B:言语
C:文本
D:话语
答案:
3、单选题:
根据在故事进展中的作用的不同,事件可分为推动情节的事件和( )的事件两大类。
选项:
A:次要事件
B:阻碍情节
C:主要事件
D:塑造形象
答案:
4、单选题:
( )是按照隐含的作者的旨意,在这个具体虚构话语世界中担当叙述职能的人。
选项:
A:作者
B:受述者
C:隐含的作者
D:叙述者
答案:
5、单选题:
文本时间顺序与故事时间顺序相互对照形成的关系是( )。
选项:
A:时距
B:顺叙
C:频率
D:时序
答案:
6、单选题: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悲剧有六个成分,即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与思想,其中最重要的是( )。
选项:
A:情节
B:形象
C:言词
D:性格
答案:
7、单选题:
20世纪英国作家( )在《小说面面观》中对“故事”与“情节”作了这样的比较:“‘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便是故事;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因伤心而死’则是情节。”
选项:
A:歌德
B:希尔特
C:康德
D:福斯特
答案:
8、单选题:
( )认为,情节应“表现为动作、反动作和矛盾的解决的一种本身完整的运动”。
选项:
A:亚里士多德
B:黑格尔
C:普洛普
D:索绪尔
答案:
9、单选题:
叙述者的( )是指故事中叙述者用什么口气或什么态度叙述。
选项:
A:声音
B:动作
C:思想
D:视角
答案:
10、单选题: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强调悲剧的情节应当有“发现”和( )。
选项:
A:重叠
B:突转
C:转合
D:逆转
答案:
第七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新方法在中国的运用、活跃,为中国文学批评注入了新的源头活水。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2、判断题:
中国文学理论界对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新方法的引入存在食“新”的“肥胖症”问题。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3、判断题:
文学批评方法的理论建构,应着眼于打破、纳新、尝试三个方面。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4、判断题:
文学批评方法理论建构应处理好处理好熟练掌握文学批评方法与准确赏析评价文学作品的关系。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5、单选题:
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是( )。
选项:
A:弗洛伊德
B:燕卜逊
C:荣格
D:托多洛夫
答案:
6、单选题:
俄狄浦斯情结是( )。
选项:
A:成功情结
B:恋父情结
C:故乡情结
D:恋母情结
答案:
7、单选题:
意识流小说、心理写实主义小说和“新小说”等流派,受到了( )的影响。
选项:
A:英美新批评
B:泛性主义
C:结构主义
D:象征主义
答案:
8、判断题:
英美新批评又称“本体论批评”,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的英国,40年代在美国得到蓬勃发展。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9、单选题:
细读法是( )运用的方法。
选项:
A:精神分析
B:文化批评
C:英美新批评
D:结构主义
答案:
10、单选题:
( )从语言的六大功能探讨了文本的“文学性”。
选项:
A:托多洛夫
B:普罗普
C:罗曼·雅可布森
D: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
答案: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