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 DS3水准仪的认识和使用一、目的1.了解DS3水准仪各部件及有关螺旋的名称和作用。
2.掌握水准仪的安置和使用方法。
3.练习用水准仪测定地面两点间高差的方法。
二、安排1.时数:课内2学时;小组:2~4人。
2.仪器:DS3水准仪1台、测伞1把、记录板1块。
3.场地:在一较平整场地不同高度的3~5个地面点上分别竖立水准尺,仪器至水准尺的距离不宜超过50米。
三、内容1.安置水准仪
松开架腿,调节其长度后将架腿螺旋拧紧;将三角架张开,使其高度大致齐与胸口,架头大致水平,并将架腿的尖部踩入土中(或插在坚硬路面的凹陷处);从仪器箱中取出水准仪,用中心连接螺旋将其固连到脚架上。
2.认识水准仪
了解仪器各部件及有关螺旋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熟悉水准尺的刻划和注记。
3.粗平
按“左手法则”,先用双手同时对向转动一对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移至中间,再转动另一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4.瞄准
先目镜调焦:以天空或粉墙为背景,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清晰;后照准目标:转动望远镜,通过其上的准星和缺口照准标尺,固定水平制动螺旋,旋转微动螺旋,使标尺成像在望远镜视场中央;再物镜调焦:旋转物镜对光螺旋,使标尺的影像清晰,同时检查是否存在视差现象,如存在,反复调焦,加以消除。
5.精平
旋转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管气泡的左右影像下端吻合成半圆状(微倾螺旋的旋转方向应与符合气泡的左侧影像移动方向相一致)。
6.读数
读取十字丝中丝在水准尺上所指处应有的数字,计四位,以m为单位,估读至mm。
7.测定高差
先按上述步骤照准点标尺,精平后读数,记为后视读数;再照准点标尺,精平后读数,记为前视读数,由此计算点至点的高差:
变动仪器高后重复上述步骤,再次计算得点至点的高差,并将有关读数和算得的高差记入表A-1,最后通过较差检查练习的效果。
四、注意事项1.标尺读数前都应检查是否存在视差,如有视差一定要反复通过物镜调焦,予以消除。
2.标尺中丝读数前都应旋转微倾螺旋使符合气泡符合,不符合不能读数
实验2 普通水准测量一、目的
掌握普通水准测量的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方法。
二、安排
1.时数:课内2学时;小组:4~5人。
2.仪器:每组领DS3水准仪1台、水准尺1对、尺垫2只、测伞1把、记录板1块。
3.场地:在一较平整场地设置一条闭合水准路线,起始设一已知点,中间设一待定点(和均应有地面标志或为地面突出点),即以点将闭合路线分为2个测段。~的距离不超过200m。
三、内容
1.从已知点出发,以普通水准测量经点,再测回点。全线计含4~6个测站。每测站均用变动仪高法测定两次高差,进行检核,将有关读数和算得的高差记入表A-2。
2.将测段内的测站高差取和成为测段高差。将两个测段的高差和测站数分别填入表A-3,进行高差闭合差调整和计算待定点的高程。
四、注意事项
1.除已知点和待定点而外现场临时设置的立尺点称为转点(用表示),作传递高程用。点和点立尺不用尺垫,转点上立尺需用尺垫。
2.应尽量靠路边设置转点和安置测站。测站安置仪器时,应使前、后视距离大致相等。
3.测站变动仪器高前、后所得两次高差的较差不应超过±4mm。记录员应当场计算高差及其较差,符合要求方能迁站。
4.迁站时,前视尺(连同尺垫)不动,即变为下一测站的后视尺,而将本站的后视尺调为下一站的前视尺。
5.观测完毕后,应对整个记录进行计算检核,即所有测站两次观测的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应等于所有测站高差平均值之和的两倍,即2。 照准标尺读数前务必注意消除视差和使符合气泡符合。
实验3 微倾式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一、目的
1.了解微倾式水准仪的主要轴线,及其应满足的几何关系。
2.掌握微倾式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方法。
二、安排
1.时数:课内2学时;小组:4~5人。
2.仪器:每组领DS3水准仪1台、水准尺1对、尺垫2只、校正针1根,测伞1把、记录板1块。
3.场地:一较平整场地距离约80余m。
三、内容
首先,了解微倾式水准仪主要轴线的名称和所在的位置,并对仪器的各组成部分和相关螺旋的有效性进行一般检查,然后进行以下三项检验校正,并将检验校正的有关观测、计算数据或示意图填入实验报告。
1.圆水准轴的检验和校正
(1)检验:先转动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再将望远镜旋转180°,看气泡是否仍居中。如仍居中,说明条件满足;若气泡偏离黑圈外,说明条件不满足,需要校正。
(2)校正:稍许松动圆水准器底部固定螺丝,用校正针拨动圆水准器校正螺丝,令气泡返回偏离量的一半,使条件满足;再旋转脚螺旋令气泡居中,使仪器整平,最后将底部固定螺丝旋紧。重复该项检校,直至条件满足为止。
检验和校正的情况绘图说明于表A-4。
2.十字丝横丝的检验和校正
(1)检验:用望远镜十字丝横丝一端对准某点状标志,固紧制动螺旋,旋转微动螺旋,使望远镜水平微动,看该点状标志是否偏离横丝。如不偏离,说明条件满足;否则说明条件不满足,需要校正。
(2)校正:卸下目镜护罩,松开十字丝分划板的固定螺丝,稍许转动十字丝环,使点状标志相对中横丝的偏离量减少一半,重复该项检校,直至条件满足为止。最后,将固定螺丝旋紧,装上目镜护罩。
检验和校正的情况绘图说明于表A-5。
3.水准管轴的检验和校正
(1)检验:地面选、二点,间距约60~80m,均放置尺垫并竖立水准尺。首先将仪器安置于~之中点,照准二尺,分别得读数、,并算得~的第1次高差=–;之后将仪器安置于或尺一端相距约2~3m处,再次照准二尺,分别得读数、,并算得~的第2次高差=–;由此得二次高差较差=–。如果较大,说明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由下式计算仪器可能含有的角:
若 > ±15″,即需进行校正。
(2)校正:首先计算此时尺的正确读数=+;之后旋转微倾螺旋,使十字丝中丝对准尺的正确读数,水准管气泡自然不再居中;用校正针拨动水准管上、下校正螺丝,使气泡左、右影像重新符合,重复该项检校,直至条件满足为止。
检验和校正的数据记录于表A-6。
四、注意事项
1.仪器如需校正,应在老师指导下进行。
2.三项检验校正依上述顺序进行,不应颠倒。
3.用校正针拨动校正螺丝时,应先松后紧,少许用力,以免损坏螺丝
实验4 经纬仪的认识、使用和水平角的测量一、目的
1.了解DJ6经纬仪各部件及有关螺旋的名称和作用。
2.掌握经纬仪的对中、整平、瞄准和读数方法。
3.掌握用经纬仪测定地面两目标方向之间水平角的测回法。
二、安排
1.时数:课内2学时;小组:2~4人。
2.仪器:每组领DJ6经纬仪1台、测伞1把、记录板1块。
3.场地:平地安置仪器,远处选择两个背景清晰的直立目标。
三、内容
(一) 认识经纬仪
1.安置
松开架腿,调节其长度后拧紧架腿螺旋;将三角架张开,使其高度约与胸口平,挂上垂球,移动三角架,使垂球大致对准地面测站点标志,架头基本水平,然后将架腿的尖部踩入土中(或插在坚硬路面的凹陷处);从仪器箱中取出经纬仪,用中心连接螺旋将其固连到脚架上。
2.认识
了解仪器各部件及有关螺旋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熟悉读数窗内度盘和分微尺影像的刻划和注记。
(二) 使用经纬仪
1.对中
稍许松开中心连接螺旋,双手扶基座,在架头上平移仪器,使垂球尖对准地面测站点标志,偏差不超过2~3mm,再拧紧连接螺旋。
2.整平
松开水平制动螺旋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与任一对脚螺旋平行,按“左手法则”使水准管气泡居中;再将照准部转动90°,旋转另一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重复上述步骤,直到照准部转至任何位置气泡偏离不超过1格为止。
如经纬仪装有光学对中器,可以使仪器的对中和整平同时进行。先将仪器初步整平,中心大致对准测站点,旋转对中器目镜调焦螺旋,使分划板小圆圈清晰,再伸缩对中器小镜筒,使测站点标志清晰。通过旋转脚螺旋使测站点标志进入小圆圈中间,再通过升降脚架架腿的高度使照准部水准管气泡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均居中 (此时不应再旋转脚螺旋调节水准管气泡,否则将使测站点标志偏离小圆圈),即达到同时对中和整平的目的。
3.照准
先松开照准部和望远镜的制动螺旋,将望远镜指向明亮的背景或天空,旋转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然后转动照准部,用望远镜上的瞄准器对准目标,再通过望远镜瞄准,使目标影像位于十字丝竖丝附近,旋转对光螺旋,进行物镜调焦,使目标影像清晰,消除视差,最后旋转水平和望远镜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竖丝单丝与较细的目标精确重合,或双丝将较粗的目标夹在中央。
4.读数
打开反光镜,调节反光镜的角度,使读数窗明亮,旋转读数显微镜的目镜,使读数窗内影像清晰。上方注有“H”的小窗为水平度盘影像;下方注有“V”的小窗为竖直度盘影像。采用分微尺读数法,首先读取分微尺所夹的度盘分划线之度数,再依该度盘分划线在分微尺上所指的小于1°的分数 (估读至0.1′),二者相加,即得到完整的读数。
(三) 测回法测量水平角
1.盘左,瞄准左目标,读取平盘读数为,顺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右目标,读取平盘读数为,计算上半测回角值–;
2.倒转望远镜成盘右,瞄准右目标,读取平盘读数为,逆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左目标,读取平盘读数为,计算下半测回角值–;
3.两个半测回角值较差的限差一般为±40″;检查|–|是否符合要求,若符合,计算一测回角度平均值。
在上述观测的同时,将读数和计算值记入表A-7相应的栏目中 (记录格式和顺序见教材第3章第3节,表3-1测回法观测手簿)。
四、注意事项
1.照准目标时,应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
2.计算角值时,总是右目标读数减去左目标读数,若 < ,则应加360°。
3.如需观测个测回,在每个测回开始即盘左的第一个方向,应旋转度盘变换手轮配置平盘读数,使其递增。配置完毕,应将读盘变换手轮的盖罩关上,以免碰动度盘。测回内由盘左变为盘右时,不得重新配置平盘读数。 如观测个测回,各测回角值较差的限差一般为±24″。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