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
选项:
A:地球表面生物圈层
B:地球表层自然系统
C:地球表面大气圈层
D:地球表面岩石圈层
答案: 【地球表面生物圈层】
2、多选题:
自然地理环境在组成上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可概括为( )等基本特征。
选项:
A:地球外能和内能作用显著
B:人类聚居的场所
C:有机界面和无机界面相互转化
D: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相物质并存
答案: 【地球外能和内能作用显著;人类聚居的场所;有机界面和无机界面相互转化;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相物质并存】
3、单选题:
从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出发,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不包括下述( )方面。
选项:
A:人类与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B: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及其区域分异规律
C: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成因与变化规律
D: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利用价值
答案: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利用价值】
4、多选题:
自然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
选项:
A:资料搜集与分析
B:野外调查
C:室内实验
D:“3S”技术应用
答案: 【资料搜集与分析;野外调查;室内实验;“3S”技术应用】
5、判断题:
自然地理学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室内试验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6、判断题:
从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出发,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含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评估、预测、 规划、管理、优化、调控等。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地理效应的是( )
选项:
A: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地球体发生弹性变形,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
B:地球表面每隔15°经线,时间即相差1小时
C:昼夜现象
D:由于地球自转的结果,所有北半球做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
答案: 【昼夜现象】
2、单选题:
若想在春分和夏至之间到云南旅游,一下日期合适的是( )。
选项:
A:8月23日
B:6月23日
C:2月23日
D:4月23日
答案: 【4月23日】
3、单选题:
历年的平均日数是( )。
选项:
A:354.366日
B:354.367日
C:365.2422日
D:365.2425日
答案: 【365.2425日】
4、单选题:
黄赤交角的度数( )
选项:
A:23°25′
B:23°26′
C:24°26′
D:24°25′
答案: 【23°26′】
5、多选题:
现今仍使用的历法种类( )
选项:
A:阴历
B:阳历
C:佛历
D:阴阳历
答案: 【阴历;阳历;阴阳历】
6、多选题:
以下属于天球基本点的是( )
选项:
A:天底
B:天子午圈
C:天极
D:天顶
答案: 【天底;天极;天顶】
7、判断题:
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无限扩大与天球相交的大圆称黄道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8、判断题:
如果取春分点为标准,则春分点连续三次通过同—子午面的时间,叫做一恒星日。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以下属于侵入岩的是( )。
选项:
A:砾岩
B:花岗岩
C:石灰岩
D:玄武岩
答案:
2、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变质岩的是( )
选项:
A:大理岩
B:板岩
C:砂岩
D:片岩
答案:
3、多选题:
沉积岩的结构按照成因不同可分为( )
选项:
A:生物岩结构
B:碎屑结构
C:泥质结构
D:化学岩结构
答案:
4、多选题:
变质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 )
选项:
A:湿度
B:温度
C:化学
D:压力
答案:
5、多选题:
根据成因我们可以将岩石分为( )
选项:
A:沉积岩
B:岩浆岩
C:深成岩
D:变质岩
答案:
6、判断题:
岩浆冲力大于上覆岩层的压力,冲破岩层山喷发后冷却形成的,属于喷出岩。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7、判断题:
威尔逊旋回详细的解释说明了各阶段的构造特征。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构造地貌所分的三个等级的是( )
选项:
A:森林
B:大陆和洋盆
C:山地和平原、高原和盆地
D:小地貌单元
答案:
2、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沟谷水流特点的是( )
选项:
A:水流缓慢
B:含沙量大
C:水流湍急
D:流量极大
答案:
3、多选题:
地貌成因的影响因素包括( )
选项:
A:构造因素
B:营力因素
C:时间因素
D:岩石因素
答案:
4、多选题:
冰川作用可分为( )
选项:
A:冰蚀作用
B:化学作用
C:堆积作用
D:搬运作用
答案:
5、判断题:
岩溶作用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6、判断题:
由冰川侵蚀作用所形成的地貌称为冰积地貌。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坡地汇流的表现形式的有( )
选项:
A:沟流
B:产流
C:壤中流
D:片流
答案:
2、单选题:
霾的水平能见度( )
选项:
A:大于10千米
B:小于5千米
C:小于10千米
D:小于1千米
答案:
3、多选题:
水循环的基本动力是( )
选项:
A:压强
B:温度
C:重力作用
D:太阳辐射
答案:
4、多选题:
降雨径流形成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
选项:
A:河网汇流阶段
B:坡地漫流阶段
C:壤中流阶段
D:流域蓄渗阶段
答案:
5、判断题:
气象科学中赤道东太平洋几千千米范围内出现的海面温度异常偏高的现象称为厄尔尼诺现象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6、判断题:
水循环是一个闭合的系统。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土壤剖面的是( )
选项:
A:淀积层
B:无机质层
C:淋溶层
D:有机质层
答案:
2、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土壤有机物质的输入量的取决因素的是( )
选项:
A:养分有效性
B:气候条件
C:土壤水热状况及物理化学特性
D:土壤水分状态
答案:
3、多选题:
人文土壤剖面包括( )
选项:
A:心土层
B:犁底层
C:底土层
D:耕作层
答案:
4、多选题:
以下属于土壤剖面调查方法的是( )
选项:
A:土壤剖面的设置与挖掘
B:土壤的历史成因分析
C:土壤剖面样品采集
D:观察与记述
答案:
5、判断题:
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疏松层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6、判断题:
土壤剖面是土壤外界条件影响内部性质变化的内在表现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7、判断题:
我国主要有15种土壤类型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第七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生态系统抵抗干扰和保护自身的结构不受损伤的能力是( )
选项:
A:正反馈
B:抵抗力稳定性
C:负反馈
D:恢复力稳定性
答案:
2、单选题:
食物链的起点是( )
选项:
A:分解者
B:生产者
C:生态环境
D:消费者
答案:
3、多选题:
生物多样性包含有( )
选项:
A:生态系统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功能多样性
D:遗传多样性
答案:
4、多选题:
外来物种的入侵方式包括( )
选项:
A:人为引入
B:自然变异
C:无意识携带
D:自然因素
答案:
5、判断题:
生态系统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这种能力称为生态阙值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6、判断题:
食物链是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得一种联系。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食物网。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第八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地域分异规律基本要素有太阳辐射和( )。
选项:
A:地球内能
B:太阳活动
C:地质运动
D:湿度
答案:
2、单选题:
土地分类是指对( )的类型划分。
选项:
A:土地单元
B:土地区划
C:土地类型
D:土地单位
答案:
3、多选题:
地域分布规律主要有( )
选项:
A:垂直带性
B:纬度地带性
C:干湿度分带性
D:经度地带性
答案:
4、多选题:
土地分级系统包括( )
选项:
A:相
B:限区
C:元
D:地方
答案:
5、判断题:
自然区化原则包括发生统一性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空间连续性原则、综合性原则与主导因素原则。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6、判断题:
自然区划方法中主导标志法是以往自然区划中使用最少的方法,强调选取反映地域分异主导因素的指标作为确定区界的主要依据。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第九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水污染的污染源包括点源和( )两种。
选项:
A:多源
B:非点源
C:广源
D:散源
答案:
2、单选题: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主要方法是( )
选项:
A: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改善
B:离体保存
C:建立保护区就地保护
D:迁地保护
答案:
3、多选题:
主要的地质灾害有( )
选项:
A:崩塌
B:地震
C:土地荒漠化
D:滑坡
E:泥石流
答案:
4、多选题:
下列生物类群尤其容易灭绝( )
选项:
A:迁徙物种
B:地方特有种
C:营养级别较高的物种
D:体积较小物种
答案:
5、判断题:
土地资源是指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人类利用的土地,是一个由地形、气候、土壤、植被、岩石和水文等因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也是人类过去和现在生产劳动的产物。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6、判断题:
全球环境问题也称之为国际环境问题或者地球环境问题,指超越主权国国界和管辖范围的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问题。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7、判断题:
臭氧层能吸收太阳的红外线,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并将能量贮存在上层大气,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