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答案环境污染与人类(吉林联盟)最新答案

内容查看
查看价格15

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多选题:

按环境要素分类,环境可以分为(  )几种。
选项:
A:地理环境
B:院落环境
C:城市环境
D:村落环境
E:地质环境
F:星际环境
答案: 【地理环境 ;院落环境 ;城市环境;村落环境;地质环境;星际环境】

2、单选题:
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的是(  )。
选项:
A:火山活动
B:噪声污染
C:水华
D:光化学烟雾
答案: 【火山活动】

3、单选题: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次生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生态破坏和(  )问题。

选项:
A:环境干扰
B:环境干预
C:环境破坏
D:环境污染
答案: 【环境污染】

4、单选题:
上世纪50年代发生在日本的水俣病事件,其主要污染物是( )
选项:
A:甲基汞
B:铬
C:铅
D:镉
答案: 【甲基汞】

5、单选题:
引起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降的主要污染物质是(  )。
选项:
A:氯化物
B:有机物
C:放射性污染物质
D:氟化物
答案: 【有机物】

6、单选题:
空气污染指数的缩写是(  )。
选项:
A:ICP
B:BOD
C:AQI
D:API
答案: 【API】

7、单选题:
江河湖泊的富营养化现象一般被称为(  )。
选项:
A:水华
B:生物放大
C:生物富集
D:生物浓缩
答案: 【水华】

8、单选题:
在大气环境中,对臭氧层造成破坏的主要化学物质是(  )
选项:
A:CO2
B:CH4
C:氟利昂
D:SO2
答案: 【氟利昂】

9、单选题:
下列可能由于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  ①地震、泥石流  ②干旱及洪涝灾害  ③寒潮及冰冻  ④水土流失及土地沙化 ⑤土地盐碱化   ⑥臭氧层破坏及酸雨

选项:
A:①③④⑥
B:①②⑤⑥
C:①②④⑥
D:②④⑤⑥
答案: 【②④⑤⑥】

10、单选题:
环境污染往往具有使人或哺乳动物发生“三致作用”,下列不属于三致作用的是( )。

选项:
A:致突变
B:致畸
C:致死
D:致癌
答案: 【致死】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地球系统指由大气圈、水圈、(  )和生物圈(包括人类)组成的有机整体。
选项:
A:地核
B:陆地圈
C:地幔
D:岩石圈
答案: 【陆地圈】

2、单选题:
在大气结构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层是(  )。
选项:
A:逸散层
B:对流层
C:平流层
D:热成层
答案: 【对流层】

3、单选题:
大气圈中,污染最严重的是出现在哪一层(  )
选项:
A:平流层
B:电离层
C:中间层
D:对流层
答案: 【对流层】

4、单选题:
1994年3月,中国政府批准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  )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
选项:
A:可持续发展
B: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C:生态保护
D:防治污染
答案: 【可持续发展】

5、单选题:
臭氧层具有的功能(  )。
选项:
A:吸收红外线
B:收受可见光
C:吸收紫外线
D:吸收超声波
答案: 【吸收紫外线】

6、单选题:
工业三废是指(  )
选项:
A:废水、废气、废料
B:废水、废料、废渣
C:废油、废气、废渣
D:废水、废气、废渣
答案: 【废水、废气、废渣】

7、单选题:
联合国于( )年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
选项:
A:1974
B:1978
C:1972
D:1976
答案: 【1972 】

8、单选题:
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  )
选项:
A:节水日
B:爱鸟日
C:世界环境日

D:地球日
答案: 【世界环境日

9、单选题:
世界环保组织总部设在(  )。
选项:
A:肯尼亚
B:瑞士
C:美国
D:泰国
答案: 【瑞士】

10、单选题:
第一环境问题多种多样如(   )、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选项:
A: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的破坏
B: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
C:大面积开垦草原引起的沙漠化和土地沙化
D:地震
答案: 【地震】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TOD是指(  )。
选项:
A:化学需氧量
B:总有机碳含量
C:生化需氧量
D:总需氧量
答案:

2、单选题:
海洋的富营养化现象一般被称为(  )
选项:
A:生物富集
B:赤潮
C:水华
D:生物放大
答案:

3、单选题:
江河湖泊的富营养化现象一般被称为( )
选项:
A:生物富集
B:赤潮
C:水华
D:生物放大
答案:

4、单选题:
关于赤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赤潮的发生与人类活动无关
B: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C:在封闭海湾容易发生
D: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产生赤潮的主要原因
答案:

5、单选题: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地下水污染特征的是(  )
选项:
A:污染难于治理
B:污染来源广
C:污染危害严重
D:污染范围小
答案:

6、单选题:
用于反映水中溶解氧含量的指标是(  )。

选项:
A:DO
B:COD
C:TOC
D:BOD
答案:

7、单选题:
日本痛痛病事件是因为(  )在人体内积累过多引起的。
选项:
A:铬
B:镉
C:汞
D:铅
答案:

8、单选题:
生物处理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水中( )。
选项:
A:所有的污染物质
B:溶解或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

C:密度较大的颗粒物质
D: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
答案:

9、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海洋污染特征的是(  )。

选项:
A:污染物种类较少
B:扩散范围广
C:污染源广
D:持续性强
答案:

10、多选题: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水的硬度是指除碱金属以外的全部金属离子浓度的总和,但硬度主要由锌镁构成,所以水的硬度常指钙镁离子浓度的总和。

B:根据人类活动的不同形式,水体污染的来源还可以分为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C:海洋污染现在基本上没有一个切实可行、能够立竿见影的治理具体方法,人类能做的就是建立一个长效的保护机制。
D:地下水埋藏于地壳岩石及土壤中呈吸着水、薄膜水、毛细管水或潜流等。
E:所谓河流污染是指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河流的数量低于河流的自净能力,从而造成河流水环境质量降低,影响到水体使用功能的现象。

答案: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造成全球性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

选项:
A:光污染
B:光化学烟雾
C: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
D:酸雨
答案:

2、单选题:
造成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
选项:
A:二氧化硫
B:氟氯烃化合物
C:碳氢化合物
D:碳氧化物
答案:

3、单选题:
哪一项不属于全球性大气问题()
选项:
A:臭氧层破坏
B:酸雨
C:蓝藻爆发
D:温室效应
答案:

4、单选题:
下列哪一项是二次污染物()

选项:
A:光化学烟雾
B:硫氧化合物
C:氮氧化合物
D:碳氧化合物
答案:

5、单选题:
臭氧层破坏的应对措施与策略不包括( )
选项:
A: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措施
B:发展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替代技术
C:减少煤炭的燃烧
D: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国际行动
答案:

6、单选题:
酸雨是指()
选项:
A:pH高于5.6的降水
B:pH低于5.6的降水
C:pH低于7.0的降水

D:pH等于5.6的降水

答案:

7、单选题:
硫酸型烟雾的代表事件( )
选项:
A: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
B:卡迪兹号油轮事件
C:伦敦烟雾事件
D:墨西哥湾井喷事件
答案:

8、单选题: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臭氧层破坏对人体的危害( )
选项:
A:削弱免疫力,增加传染病患者
B:心血管方面疾病

C:损害眼睛,增加白内障患者
D:增加皮肤癌
答案:

9、多选题:
我国主要的酸雨地区( )
选项:
A:川贵两广地区
B:华东沿海地区
C:宁夏
D:四川盆地
E:甘肃
答案:

10、单选题:
我国年均降水pH低于5.6的区域面积占我国面积的( )
选项:
A:90%
B:75%
C:10%
D:30%
答案: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治理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方法是( )

选项:
A:电化法
B:水洗法

C:热解吸法
D:生物修复法

答案:

2、单选题:
下列重金属中,能采取热解吸法从土壤中去除的是( )
选项:
A:Cd
B:As
C:Cu
D:Hg
答案:

3、多选题:
土壤污染的特点包括( )
选项:
A:危害严重性
B:短暂性

C:可逆性
D:潜伏性
E:隐蔽性
答案:

4、单选题:
按照污染物的属性,土壤污染物可以分为有机物类和无机物类两种类型,下列污染物中不属于有机污染物的是( )
选项:
A:石油
B:放射性核取物质

C:碳水化合物
D:洗涤剂
答案:

5、单选题:
下列几种农药属于有机氯农药的是( )

选项:
A:马拉硫磷

B:敌敌畏
C:DDT
D:乐果
答案:

6、多选题:
影响农药在土壤中迁移的因素有( )
选项:
A:降水量
B:农药的分子结构
C:土壤酸度
D:农药的水溶性
E: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答案:

7、单选题:
污染物通过生物体的吸附、吸收、代谢、死亡等过程而发生的迁移叫做生物迁移。 不包括()

选项:
A:生物累积
B:生物放大
C:生物浓缩

D:生物缩小
答案:

8、单选题:
土壤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或配离子可以随水迁移至地表水体,这种迁移方式属于( )

选项:
A:生物迁移
B:化学迁移
C:物理迁移
D:物理化学迁移
答案:

9、单选题:
下列土壤污染源中不属于人为源的是( )

选项:
A:城市污水
B:火山爆发
C: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D:石油开采
答案:

10、多选题:
有机氯农药有哪些特点?( )
选项:
A:难分解
B:易累积
C:毒性小

D:结构稳定
E:易氧化
答案: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生物污染特点的是(  )
选项:
A:预测难
B:潜伏期长
C:范围广
D:破坏性大
答案:

2、单选题:
按照物种的不同,生物污染可以分为(  )。
选项:
A:植物污染
B:其余选项全选
C:微生物污染
D:动物污染
答案:

3、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大气应变污染物的特点是(   )。
选项:
A:预测难
B:危害性大
C:范围广
D:潜伏期长
答案:

4、多选题:
生物污染的主要表现有(   )。
选项:
A:室内生物污染
B:大气生物污染
C:水体生物污染
D:土壤生物污染
E:食品生物污染
答案:

5、单选题:

造成生物污染的主要因子不包括 (  )
选项:
A:动物皮屑及具生物活性的物质
B:霉菌
C:军团菌
D:砂砾
答案:

6、单选题:
关于生物污染,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生物污染由可导致人体疾病的各种生物污染物特别是寄生虫、细菌和病毒等引起的环境(大气、水、土壤)和食品的污染。

B:海湾赤潮及湖泊中的富营养化,某些藻类等生物过量繁殖,不属于水体生物污染的一种现象。

C:对人和生物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虫等病原体和变应原等污染水、气、土壤和食品,影响生物产量,危害人类健康,这种污染也称为生物污染。

D:生物污染是指除了化学污染、物理污染、放射性污染等以外的一种对环境的污染。

答案:

7、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生物污染形成原因的是(  )。

选项:
A:偶然传入
B:过度砍伐
C:人为引种
D:生态失调
答案:

8、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生物污染对人类影响的是(  )。
选项:
A:生物污染导致生态破坏
B:生物污染威胁人类健康
C:生物污染威胁经济的发展
D:生物污染极大地威胁着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

9、单选题:

关于生物污染,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造成土壤生物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是未经处理的粪便、垃圾、城市生活污水、饲养场和屠宰场的污物等。
B:大气中因生物因素造成的对生物、人体健康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危害,就是大气的生物污染。

C:迄今为止,已知的能引起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毒就有 300 种之多。

D:土壤的生物污染不仅可引起人畜疾病,还能使农业生产遭受严重损失。
答案:

10、多选题:
食品生物污染的危害主要有(  )。
选项:
A:使食品腐败、变质、霉烂,破坏其食用价值;
B:有害微生物在食品中繁殖时产生毒性代谢物,如细菌外毒素和真菌毒素,人摄入后可引起各种急性和慢性中毒;
C:细菌随食物进入人体侵入组织,使人感染致病。
D:细菌随食物进入人体,在肠道内分解释放出内毒素,使人中毒;
答案:

第七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不属于化学物质过敏特点的是( )

选项:
A:反应表现不同于该物质的一般毒性反应,组织病变不同于该物质的中毒变化,而是变态反应性炎症
B:体重缓慢减轻,且无明显的诱因
C:初次接触某种化学物质后经过1~2周,再次接触同一物质,反应即可出现
D:不完全遵循毒理学的剂量—反应规律,很小的剂量进入机体即可致敏,再接触小量即可出现症状

答案:

2、单选题:
建筑物综合症患者在离开建筑物后会( )
选项:
A:无明显变化
B:明显改善
C:立即消失
D:明显加重
答案:

3、单选题: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污染除了可以引起军团菌病、过敏性疾病外,还能引起( )
选项:
A:过敏性鼻炎
B:哮喘
C:其余选项均是
D:建筑物综合症
答案:

4、单选题:
建筑综合症的症状主要表现在哪几个几方面( )
选项:
A:其余选项均是
B:嘴唇等黏膜干燥
C:皮肤经常生红斑、荨麻疹、湿疹等
D:其余选项均不是
E:眼睛、尤其是角膜、鼻黏膜及喉黏膜有刺激症状
答案:

5、多选题:
如何应对化学物质过敏症和建筑物综合症(  )

选项:
A:活性炭吸附
B:选择适用有效的室内空气净化设施
C:合理选用建筑装潢材料
D:增强通风,选择适宜通风时间
E:不进行室外活动
答案:

6、单选题:
引起建筑物综合症的原因( )
选项:
A:其余均是
B:人体相关因素
C:建筑物相关因素
D: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答案:

7、单选题:
容易引起化学物质过敏症的物质有哪些是不对的(  )
选项:
A:建筑、装饰材料类
B:以上都不是
C:农药类
D:化妆品类
E:电脑显示器的化学物质可能引发过敏
F:日用化工产品类
答案:

8、单选题:
据统计环境烟草制品烟雾对于可入肺颗粒物的贡献在( )
选项:
A:20%到30%
B:10%到20%
C:40%到50%
D:30%到40%
答案:

9、单选题:
第三代污染时期以什么为标志( )
选项:
A:煤烟型污染
B:化学烟雾型污染
C:酸雨
D:室内装修污染
答案:

10、多选题:
残留农药在人体内长期蓄积滞留会引发慢性中毒,其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 )
选项:
A:皮肤接触
B:呼吸
C:生物浓缩
D:蔬菜瓜果残留
答案:

第八章 单元测试

1、多选题:

与其他公共政策相比,环境政策的特点有(   )。

选项:
A:环境政策的可操作性
B:环境政策的具体性
C:环境政策的费用有效性
D:环境政策是适时性
E:环境政策的可调整性
F:环境政策的多样性
答案:

2、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环境政策功能的是(  )。
选项:
A:强调功能
B:协调功能
C:控制功能
D:影响功能
答案:

3、单选题: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于1978年6月5日在第一次国际环保大会上通过。
B:《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于1992年6月1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的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在内罗毕通过。
C:《关于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于1985年3月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了有 21 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参

加的“保护臭氧层外交大会”通过。

D:《21 世纪议程》于1992年6月14日在里约热内卢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
答案:

4、单选题:
第一次国际环保大会,于( )年 ,在(  )举行。
选项:
A:1969年;英国
B:1972年;瑞典
C:1978年; 法国
D:1976年;美国
答案:

5、单选题:
《21 世纪议程》是在(  )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被通过的。
选项:
A:斯德哥尔摩
B:里约热内卢
C:哥本哈根
D:第一次国际环保大会
答案:

6、单选题: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选项:
A:规定受控物质的含量
B:规定了受控物质的种类
C:规定了控制限额的基准

D:规定了控制时间
答案:

7、单选题: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于(   )正式生效。
选项:
A:1995年9月8日
B:1994年2月5日
C:1992年6月4日
D:1994年3月21日
答案:

8、单选题:
1991年中国发起并主办了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发表了(  )。
选项:
A:《北京宣言》
B:《生物多样性公约》
C:《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D:《二十一世纪议程》
答案:

9、单选题:
关于环境政策的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
A:环境政策不具有导向性
B:环境政策具有协调功能
C:环境政策具有控制功能
D:环境政策具有影响功能
答案:

第九章 单元测试

1、多选题:
常见的一次文献包括()

选项:
A:会议论文
B:研究报告
C:学位论文
D:期刊论文
答案:

2、多选题:
按加工深度文献划分为()
选项:
A:四次文献
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
D:三次文献
答案:

3、多选题:
三次文献是指在合理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对一次文献的内容进行分析、整理、归纳、综合、述评等深层次加工后的文献,主要包括( )等文献形式。

选项:
A:指南
B:综述
C:年鉴
D:述评
答案:

4、多选题:
文献检索工具分为()。

选项:
A:全文型检索工具
B:目录型检索工具
C:文摘型检索工具
答案:

5、多选题:
以期刊论文为例,论文的构成主要包括( )等论文内容.
选项:
A:正文

B:摘要

C:关键词

D:参考文献

E:标题
答案:

6、判断题:
对于论文的评价可以通过期刊的影响力评价即包括期刊级别、影响因子等;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7、判断题:
被SCI检索的论文常被认为是国际高质量自然科学论文,被SSCI检索的论文常被认为是国际高质量社会科学论文,而被CSSCI检索的论文常被认为是我国高质量的社会科学论文。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8、多选题:
论文的获取路径主要( )
选项:
A:使用OA资源
B:使用商业数据库
C:通过邮件向论文作者提出论文请求
D:求助学术论坛或依靠人际关系
E:使用网络学术搜索引擎
F:使用图书馆文献传递服
答案:

9、判断题:
初涉某一主题的学习和研究之时,应优先检索经典文献、最新文献、优秀文献和文献综述,通过阅读全文,发现问题,把握前沿。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10、判断题:
对于检索者而言,标题、摘要、关键词能够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让自己快速、精准、全面地找到对研究最具价值的论文。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0
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用的话,就打赏一下支持文章作者

评论0

请先

站点公告

开放大学课程作业代写,有需要扫码加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