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数量规律的数学分支。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2、判断题:
在18世纪概率论引进之后,统计才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3、判断题:
同质基础上的变异是随机现象的基本属性。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4、判断题:
同质性是总体的基本特征。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5、判断题:
抽样研究的目的是用有限的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6、判断题:
变异是导致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7、判断题:
参数是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8、判断题:
数理统计以概率论为基础,通过对随机现象观察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推断来研究其统计规律。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9、单选题:
统计方法体系的主体内容是
选项:
A:描述
B:抽样
C:数据收集
D:推断
答案: 【推断】
10、多选题:
统计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选项:
A:数据解释
B:数据收集
C:数据整理
D:数据分析
答案: 【数据解释;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
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各样本观察值均加同一常数c后
选项:
A:样本均值不变,样本标准差改变
B:样本均值改变,样本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改变
D:两者均不变
答案: 【样本均值改变,样本标准差不变】
2、单选题:
关于样本标准差,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选项:
A:反映样本观察值的离散程度
B:反映了均值代表性的好坏
C:不会小于样本均值
D:度量了数据偏离样本均值的大小
答案: 【不会小于样本均值】
3、判断题:
表示定性数据整理结果的统计图有条形图、圆形图。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4、判断题:
直方图、频数折线图、茎叶图、箱图是专用于表示定量数据的特征和规律的统计图。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5、判断题:
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常用统计量主要有极差、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方差、标准差。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6、判断题:
统计数据可以分为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和数值数据等三类,其中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属于定性数据。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7、判断题:
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常用统计量主要有均值、众数和中位数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均值。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8、判断题:
己知某城市居民家庭月人均支出(元)<200,200-500,500-800,800-1000和>1000五个档次的家户庭数占总户数比例(%)分别为1.5,18.2,46.8,25.3,8.2。则根据上述统计数据计算该市平均每户月人均支出的均值为687.3。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9、判断题:
己知某城市居民家庭月人均支出(元)<200,200-500,500-800,800-1000和>1000五个档次的家户庭数占总户数比例(%)分别为1.5,18.2,46.8,25.3,8.2。则根据上述统计数据可以推断,该市家庭月人均支出的中位数在200-500元这一档位。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若P(A)=0.3, P(B)=0.6,且若A和B独立,则P(A+B)=
选项:
A:0.72
B:0.90
C:0.60
D:0.18
答案: 【0.72
】
2、单选题:
以A表示事件“甲种药品畅销,乙种药品滞销”,则其A的对立事件为
选项:
A:甲种药品滞销或乙种药品畅销
B:甲种药品滞销,乙种药品畅销
C:甲种药品滞销
D:甲、乙两种药品均畅销
答案: 【甲种药品滞销或乙种药品畅销】
3、单选题:
设A和B互不相容,且P(A)>0, P(B)>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A: P(A)=P(A|B)
B:P(AB )=P(A)P(B)
C:P(B|A)>0
D:P(A|B )=0
答案: 【P(A|B )=0 】
4、单选题:
若某地成年人中体型肥胖、中等和瘦小的占比分别为10%,82%和8%,又肥群者、中等者、瘦小者患高血压的概率分别为20%,10%,5%。若知某人患高血压,他属于体型肥胖的概率为
选项:
A:0.7736
B:0.0377
C:0.1887
D:0.8113
答案: 【0.1887】
5、单选题:
在某地供应的某药品中,甲、乙两厂的药品各占65%、35%,且甲、乙两厂的该药品合格概率分别为90% 、80%,现用A1、A2分别表示甲、乙两厂的药品,B表示合格品,则P(A1B)等于
选项:
A:0.865
B:0.65
C:0.585
D:0.90
答案: 【0.585】
6、单选题:
某地为甲种疾病多发区,其所辖的三个小区A1,A2,A3的人口比例为9:7:4,据统计资料,甲种疾病在这三个小区的发病率依次为4‰,2‰,5‰,则该地甲种疾病的发病率为
选项:
A:4.5‰
B:11‰
C:3.6‰
D:3.5‰
答案: 【3.5‰】
7、单选题:
若A⊂B,P(A)=0.3, P(B)=0.6,则P(A+B)=
选项:
A:1.0
B:0.9
C:0.3
D:0.6
答案: 【0.6】
8、多选题:
某地为甲种疾病多发区,其所辖的三个小区A1,A2,A3的人口比例为9:7:4,据统计资料,甲种疾病在这三个小区的发病率依次为4‰,2‰,5‰。则下列事件概率正确的有
选项:
A:P(A1)=9/20
B:P(B) =0.0035
C:P(B| A1) =0.004
D:P(B) =P(A1)P(B| A1) +P(A2)P(B| A2) +P(A3)P(B| A3)
答案: 【P(A1)=9/20;P(B) =0.0035;P(B| A1) =0.004;P(B) =P(A1)P(B| A1) +P(A2)P(B| A2) +P(A3)P(B| A3)】
9、判断题:
若某地成年人中体型肥胖、中等和瘦小的占比分别为10%,82%和8%,又肥群者、中等者、瘦小者患高血压的概率分别为20%,10%,5%。若知某人患高血压,则他最有可能体型肥胖。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10、判断题:
在某地供应的某药品中,甲、乙两厂的药品各占65%、35%,且甲、乙两厂的该药品合格概率分别为90% 、80%,现用A1、A2分别表示甲、乙两厂的药品,B表示合格品,则P(B)=0.865。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11、判断题:
假设接受一批药品时,检验其中一半,若不合格品不超过2%,则接收,否则拒收。假设该批药品共100件,其中有5件不合格,则该批药品经检验被接收的概率为0.1811。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12、判断题:
若P(A)=0.3, P(B)=0.6,且A和B互不相容,则P(A+B)=0.9。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13、判断题:
某产品共20件,其中有4件次品。从中任取3件,则3件中至少有1件次品的概率为0.5088。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已知X服从二項分布B(n,p),且E(X)=6,D(X)=4.2,则参数n等于
选项:
A:20
B:12
C:6
D:25
答案:
2、单选题:
随机变量X,Y的相关系数,则下列错误的是
选项:
A: X,Y必相互独立
B:必有E(XY)= E(X)E(Y)
C:必有D(X+Y)=D(X)+D(Y)
D:X,Y必不相关
答案:
3、单选题:
设离散型随机変量X的概率分布为P{X=k}=abk (k=1,2,…),其中a>0,b>0为常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A:b=a+1
B:b=1/(a-1)
C: b是大于零的任意实数
D:b=1/(a+1)
答案:
4、单选题:
设有一群人中受某病感染患病的占20%.现随机地从此群人中抽出50人,则患病人数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分别为
选项:
A:10和8
B:10和2.8
C:25和64
D:25和8
答案:
5、单选题:
设X1,X2是随机变量,其数学期望、方差都存在,C是常数,则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有:(1) E(CX1+b)=CE(X1)+b;(2) E(X1+X2)= E(X1)+E(X2);(3) D(CX1+b)=C2D(X1)+b;(4) D(X1+X2)=D(X1)+D(X2)。
选项:
A:1个
B:3个
C:2个
D:4个
答案:
6、多选题:
设,则对于P{4≤X<7},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有
选项:
A:0.5328
B:0.5832
C:0.5238
D:0.5235
答案:
7、判断题:
进行某种试验,成功的概率为3/4,失败的概率为1/4,以X表示直到试验成功所需试验的次数,则X的概率分布为。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8、判断题:
已知X服从二項分布B(20,0.3),则E(X)=6,D(X)=4.2。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9、判断题:
将一温度调节器放置在贮存某种液体的容器内,调节器调整在d℃,若液体温度X是一个随机变量,且.若要保持液体温度至少为80°C的概率不小于0.99,则d至少应为81.165°C。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关于随机抽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选项:
A: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
B:抽样时应使得总体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
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
D: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比较大
答案:
2、多选题:
在总体中随机地抽取一个容量为36的样本,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选项:
A:样本均值大概率在52附近
B:样本平均值落在50.8到53.8之间的概率为0.8293
C:样本的标准化值为(x-52)/6.3
D:样本的标准误为样本标准差的1/6
答案:
3、判断题:
设总体,其中μ和σ均为已知数,X1, X2, …, Xn是来自X的一个样本,则样本均值服从的分布是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4、判断题:
设总体,其中μ和σ均为已知数,X1, X2, …, Xn是来自X的一个样本,则统计量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5、判断题:
利用EXCEL统计函数计算统计量,
,
的临界值分别为-1.96,36.797,0.331。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6、判断题:
设随机变量X~t(n)(n>1),,则Y~F(1. n)。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7、判断题:
总体,其中μ未知,σ为已知参数,X1, X2, …, Xn是从总体抽取的一组样本,则下列各式均为统计量:
,
,
,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为测定某药物的成分含量,任取16个样品测得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分别为3、3.26。若被测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则(1.956, 6.735)所对应总体方差置信区间的置信度为
选项:
A:95%
B:99%
C:90%
D:99.9%
答案:
2、单选题:
设X1,X2,…..,Xn是来自正态总体N(μ, 1)的一个样本,下列μ的无偏估计量中最有效的是
选项:
A:1/4X1+3/4X2
B:1/5X1+4/5X2
C:1/3X1+2/3X2
D:1/2X1+1/2X2
答案:
3、多选题:
设x1,X2,…..,Xn是来自正态总体N(μ, 1)的一个样本,下列属于μ的无偏估计量的是
选项:
A:1/2X1+1/3X2
B:1/4X1+3/4X2
C:1/3X1+2/3X2
D:1/2X1+1/2X3
答案:
4、判断题:
为测定某药物有效成分含量,任取16个样品测得样本均值为3,样本方差为3.26。若被测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则该药物有效成分含量的总体均值95%置信区间为(2.037,3.963)。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5、判断题:
随机样本10, 15, 14, 15, 16的总体均值和总体方差的无偏估计分别14,5.5。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6、判断题:
设正态总体方差已知为,则使总体均值μ的95%置信区间长不大于L的样本含量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7、判断题:
某合成车间的产品在正常情况下含水量服从,其中,
现连续测试9批,得样本均值为2。则置信水平为0.99时的总体均值μ置信区间为(1.57,2.43)。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用a和β分别表示假设检验犯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在样本容量一定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选项:
A:a和β与样本含量无关
B:若减小a,则β保持不变
C:若减小a,则β随之减小
D:若减小a,则β往往增大
答案:
2、单选题:
参数的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法都是统计推断的重要内容,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选项:
A:没有任何相同之处
B:假设检验法隐含了区间估计法
C:两种方法解决问题途径是相通的
D:区间估计法隐含了假设检验法
答案:
3、单选题:
对大样本情形,总体比例P的假设检验: P= (已知值)的检验法是
选项:
A:u检验法
B:F检验法
C:t检验法
D:查表法
答案:
4、单选题:
下列关于假设检验叙述正确的是
选项:
A:进行假设检验时,选取的检验统计量不能包含总体分布中的任何参数
B:用u检验法进行两个总体均值的比较检验时要求方差相等
C:检验中显著性水平a是犯“以真为假”的错误(即第一类错误)的概率
D:统计软件作假设检验时一般给出P值, 若P>a,则在a水平下拒绝原假设
答案:
5、单选题:
在假设检验中,显著性水平a的意义是
选项:
A:原假设成立,经检验不能拒绝的概率
B:原假设不成立,经检验被拒绝的概率
C:原假设成立,经检验被拒绝的概率
D:原假设不成立,经检验不能拒绝的概率
答案:
6、多选题:
用P值法进行假设检验时,若P<a,则结论应当是
选项:
A:拒绝H1
B:拒绝H0
C:接受H0
D:接受H1
答案:
7、判断题:
某药厂用一台自动包装机包装葡萄糖,规定标准为每袋0.5kg。设包装机实际生产的每袋重量服从正态分布,且由以往经验知σ=0.015kg。某天从生产线上随机抽取8袋,称得净重(单位: kg)为:0.497, 0.506, 0.524, 0.488, 0.511, 0.510, 0.515, 0.512。如标准差σ不变,经单个正态总体均值的双侧u检验,在0.05的显著水平下,根据抽样检验结果可认为,当天包装机包装的平均重量较规定标准重量发生了显著改变。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8、判断题:
由某个正态总体中抽出一个容量为21的样本,计算得样本方差为10。根据此结果,可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认为,总体方差显著小于15。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9、判断题:
有人研究一种减少室性期前收缩的药物,为10名患者静脉注射2mg/kg的剂量后一定时间内每分钟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减少值分别为:0, 7, -2, 14,15, 14, 6, 16, 19,26。根据对上述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可在 0.05的显著性水平下认为,药物治疗前后早搏次数减少,此药物有效。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10、判断题:
某医院用新药与常规药物治疗婴幼儿贫血,将16名贫血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两种药物治疗后测定血红蛋白增加量(g/L),其中,新药组:24,36,25,14,26,34,23,30;常规药组:14,18,20,15,22,24,21,25。设血红蛋白增加量服从正态分布,经总体方差未知的两正态总体均值比较的t检验,可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认为新药与常规药的疗效有差别。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第七章 单元测试
1、多选题:
下列关于2×2列联表叙述不正确的选项有
选项:
A:2×2列联表是最小的列联表
B:2×2列联表又称为四格表
C:2×2列联表在进行检验时的卡方统计量自由度为4
D:针对2×2列联表的事件独立性检验和其他列联表的要求完全一样
答案:
2、单选题:
对一个3×4列联表进行X²独立性检验时,检验用X²统计量的自由度df=
选项:
A:12
B:6
C:3
D:4
答案:
3、单选题:
下列不适合进行X²检验的是
选项:
A:拟合优度检验
B:两样本均值比较
C:多个样本的总体率比较
D:列联表事件独立性检验
答案:
4、单选题:
四个样本率作比较,若X²>X²a(3),则可认为
选项:
A:各总体率均不相等
B:各样本率各不相等
C:各总体率不等或不全相等
D:各样本率不等或不全相等
答案:
5、单选题:
非参数检验应用的条件是
选项:
A:若两组比较,要求两组的总体方差相等
B:不依赖于总体分布
C:要求样本容量很大
D:总体是正态分布
答案:
6、单选题:
以下检验方法不属于非参数检验的是
选项:
A:秩和检验
B:拟合优度检验
C:t检验
D:Kruskal-Wallis检验
答案:
7、判断题:
为研究慢性气管炎与吸烟量的关系,调查了272人,按吸烟量在0、10和20支/小时三个水平进行分组统计,结果三组的健康人数依次为22,89,16,慢性气管炎患者人数依次为22,98,25。根据对上述数据进行列联表事件的卡方独立性检验,可在0.10的显著性水平上,认为慢性气管炎与吸烟量无关。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8、判断题:
现有8只60日龄雄鼠在接受药物处理前后的体重(g)如下(括号中为处理后的体重):25.7(22.5),24.4(23.2),21.1(21.4),25.2(23.4),26.4(25.4),23.8(20.4),21.5(21.5),22.9(21.7)。采用符号秩和检验进行比较,可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认为,处理前后体重有显著性差异,药物处理后的体重显著轻于处理前。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第八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如因素A取m个水平,每个水平重复r次试验,则总离差平方和的自由度为
选项:
A:mr-1
B:m-1
C:r-1
D:mr
答案:
2、单选题:
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当F值>F(k- 1,n-k)(或P值<0.05)时,可认为
选项:
A:各总体均值不等或不全相等
B:各样本均值都不相等
C:各总体均值相等
D:各总体均值都不相等
答案:
3、单选题:
以下关于方差分析叙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
A:均方等于方差除以其自由度
B: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来自相互独立的正态总
C: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
D: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
答案:
4、单选题: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可简述为
选项:
A:总离差平方和可以分解成因素平方和与误差平方和
B:组间方差大于组内方差
C:误差的方差必然小于组间方差
D:两方差之比服从F分布
答案:
5、多选题:
下列关于两因素方差分析叙述正确的有
选项:
A:如需通过方差分析考察两因素间交互作用效应大小,需针对每对条件组合安排独立重复试验
B:有交互作用的两因素方差分析需先分析交互作用的显著性
C: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资料适宜进行无重复试验的两因素方差分析
D: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资料的两因素方差分析可以考察处理因素和配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大小
答案:
6、判断题:
试验考察A、B、C三种方法对某片剂药品含量测定结果(mg/片)的一致性,每种抽取3批样品进行测定。方法A的测定结果为71,77,83;方法B的测定结果为74,78,88;方法C的测定结果为67,68,69。针对上述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在α=0.05的显著水平上接受H0,认为三种含量测定方法没有显著差异;而在α=0.10 显著水平上则应拒绝H0,即三种含量测定方法存在有显著差异。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7、判断题:
30只小白鼠分别接种I、II、III三种不同菌型的伤寒杆菌,统计存活天数结果如下。菌型I:2,4,3,2,4,7,7,2,5,4;菌型II:5,6,8,5,10,7,12,6,6;菌型III:7,11,6,6,7,9,5,10,6,3,10。针对上述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可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认为,接种三种菌型后小白鼠平均存活日数存在显著性差异;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分析,可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认为,接种菌型Ⅱ、III后小白鼠平均存活日数均比接种菌型Ⅰ要长,而接种菌型Ⅱ与菌型III对小白鼠存活日数没有差异。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