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针灸学的指导理论是
选项:
A: 中医理论
B: 腧穴理论
C: 刺灸理论
D: 经络理论
答案: 【 中医理论】
2、单选题:
最原始的针刺用具是
选项:
A:陶针
B:竹针
C:骨针
D:砭石
答案: 【砭石】
3、单选题:
针灸学起源于我国的时代是
选项:
A: 春秋战国时期
B: 奴隶制度时代
C: 仰韶文化时期
D: 新石器时代
答案: 【 新石器时代】
4、判断题:
《难经》成书于秦汉时期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5、多选题:
唐代载有针灸学内容的著作有
选项:
A: 《备急千金要方》
B: 《外台秘要》
C: 《骨蒸病灸法》
D: 《备急灸法》
答案: 【 《备急千金要方》; 《外台秘要》; 《骨蒸病灸法》】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阴经是指
选项:
A: 六脏的经脉
B: 六腑的经脉
C: 督、带脉
D: 循行胸腹经脉
答案: 【 六脏的经脉】
2、判断题:
足少阳胆经是三焦经的同名经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3、判断题:
足太阳膀胱经病候有阳厥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4、多选题:
十二经脉命名的依据是
选项:
A: 根据脏腑功能
B: 根据经脉循行部位
C: 根据阴阳学说
D: 根据脏腑相络属关系
答案: 【 根据经脉循行部位; 根据阴阳学说; 根据脏腑相络属关系】
5、判断题:
奇经八脉是任督冲带二维二桥这八条脉吗?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针灸甲乙经》所载的经穴名是
选项:
A: 361个
B: 354个
C: 341个
D: 349个
答案:
2、单选题:
八会穴首载于
选项:
A: 《难经》
B: 《黄帝内经》
C: 《针灸甲乙经》
D: 《针灸大成》
答案:
3、判断题:
两前额发角之间的分寸是8寸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4、判断题:
阴经的井穴在五行属金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5、多选题:
属于特定穴的是
选项:
A: 五输穴
B: 奇穴
C: 交会穴
D: 八会穴
答案: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起于中焦,下络大肠”的经脉是
选项:
A: 足阳明胃经
B: 足太阴脾经
C: 手太阴肺经
D: 手少阴心经
答案:
2、单选题:
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
选项:
A: 孔最
B: 云门
C: 中府
D: 列缺
答案:
3、判断题:
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4、判断题:
膀胱的募穴是大横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5、多选题:
入齿的经脉是
选项:
A: 足阳明胃经
B: 手太阳小肠经
C: 足少阳胆经
D: 手阳明大肠经
答案: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在毫针刺法中,有效的刺激强度标志为
选项:
A: 行针时间达到一定长度
B: 得气
C: 刺入患者腧穴达一定深度
D: 医者完成各种操作手法
答案:
2、单选题:
艾炷灸可分为
选项:
A: 明灸和着肤灸
B: 间隔灸与悬灸
C: 化脓灸和非化脓灸
D: 着肤灸和间隔灸
答案:
3、判断题:
在肌肉松弛,吸拔不紧处或留罐有困难者以及局部皮肤麻木、功能减退的虚证患者拔罐时多选用走罐法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4、判断题:
动力作用较强,能提高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对横纹肌有良好的刺激收缩作用的波型是断续波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5、多选题:
常用的三棱针的操作方法指
选项:
A: 挑刺
B: 点刺
C: 络刺
D: 散刺
答案: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牙痛取“大肠”的选穴原则是
选项:
A: 按经络辨证取穴
B: 按临床经验取穴
C: 按相应部位取穴
D: 按现代医学理论取穴
答案:
2、单选题:
辨证归经、循经取穴、针刺补泻的依据是
选项:
A: 经络学说
B: 卫气营血理论
C: 五行学说
D: 阴阳学说
答案:
3、判断题:
治疗胃腑病证采用俞募配穴常选取胃俞、天枢相配合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4、判断题:
膀胱实热证治宜取足三阳经腧穴和督脉腧穴为主,针用泻法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5、多选题:
腧穴的主治规律有
选项:
A: 远治作用
B: 近治作用
C: 双向调节作用
D: 整体调节作用
E: 相对特异性作用
答案:
第七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气虚便秘病人,针灸治疗时选
选项:
A: 天枢、归来、支沟、脾俞、气海
B: 天枢、肝俞、支沟、阳陵泉、内庭
C: 行间、侠溪、天枢、上巨虚
D: 外关、支沟、足三里、天枢、太冲
答案:
2、单选题:
治疗胃痛首选穴位是
选项:
A: 解溪
B: 梁丘
C:上巨虚
D: 天枢
答案:
3、单选题:
下列腧穴中,治疗痛经首选穴是
选项:
A: 地机
B: 太白
C: 隐白
D: 血海
答案:
4、判断题:
胃俞加中脘治疗胃痛,属于前后配穴法、表里配穴法及俞募配穴法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5、多选题:
周××,女,35岁,会计,×年×月×日就诊。头痛反复发作5年,昨天因与人争吵而致头痛复发。症见:头痛眩晕,心烦易怒,面红目赤,口苦,口干,失眠多梦,大便干结,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
选项:
A: 诊断为头痛
B: 操作为毫针刺,用泻法
C: 处方为百会,风池,太冲,太溪,阳陵泉
D: 辨证为肝阳上亢
答案: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