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新形势下汽车产业价值链将呈现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是( )。
选项:
A:总量下降,重心后移
B:总量下降,重心前移
C:总量上升,重心后移
D:总量上升,重心前移
答案: 【总量上升,重心后移
】
2、多选题:
中国汽车市场未来增长空间集中在( )。
选项:
A:四线城市
B:一线城市
C:二线城市
D:三线城市
答案: 【二线城市
;三线城市
】
3、判断题:
中国汽车产业布局的三大方向是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4、多选题: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三大板块是( )。
选项:
A:产品应用
B:重点任务
C:市场需求
D:产业基础
答案: 【产品应用
;市场需求
;产业基础
】
5、判断题:
我国是全球首个将CAFÉ与NEV积分并行管理,且积分间可相互抵扣的国家。(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我国既是制造大国,也是制造强国。(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2、单选题:
《中国制造2025》在2025年预计达到的目标是( )。
选项:
A:缩小差距,重点突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B:创新引领,实现超越,迈入制造强国前列
C:巩固地位,提升层次,居于制造强国中位
D:制造业规模全球第一,世界制造业大国
答案: 【缩小差距,重点突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
3、判断题:
《中国制造2025》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政府主导,市场引导。(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4、单选题:
实现智能物流的途径是( )。
选项:
A: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B:数字化工厂
C:数字模型
D:传感云
答案: 【传感云
】
5、多选题:
未来工厂可能的模式为( )。
选项:
A:通过数据产生和驱动价值
B:采用集中、计划式、强中心化、固定配置的生产方式
C:通过生产(价值)链来实现价值
D:采用分散、需求式、去中心化、动态配置的生产方式
答案: 【通过数据产生和驱动价值
;采用分散、需求式、去中心化、动态配置的生产方式
】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内涵是自主创新。(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2、多选题:
驱动汽车产业变革的三大革命是( )。
选项:
A:信息革命
B:互联革命
C:能源革命
D:智能革命
答案:
3、多选题:
“互联网+”背景下汽车工业逐步转向( )。
选项:
A:汽车产品种类逐步减少
B:汽车产业分工越来越泛化
C:汽车模块化研发与生产风靡
D:汽车用户越来越挑剔
答案:
4、判断题:
在汽车产业变革背景驱动下,未来新出行生态圈将淡化边界。(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5、单选题:
下面选项中关于未来汽车产品竞争力的改变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硬件和软件都能迭代开发
B:软件硬件分离
C:软件成本提高,硬件成本降低
D:硬件作为必要条件,软件作为充分条件
答案: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日本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2、单选题:
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 )。
选项:
A:节能汽车
B:纯电动汽车
C:智能网联汽车
D:新能源汽车
答案:
3、多选题:
下面关于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加
B: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下降
C:2019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下降
D:2019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增加
答案:
4、多选题:
万钢部长提出的电动汽车“三纵三横”体系中的“三纵”指的是( )。
选项:
A:混合动力汽车
B:燃料电池汽车
C:纯电动汽车
D:智能网联汽车
答案:
5、判断题: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能够高速健康并持续发展,势必会带动我国的产业升级,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多选题:
与传统汽车相比,智能网联汽车更加注重( )。
选项:
A:多领域协同
B:完善出行生态
C:仅依托整车制造企业和零部件企业
D:单一领域创新
答案:
2、多选题:
针对国外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欧洲在车-车通信领域形成产业化能力
B:美国在自主式技术领域保持优势
C:美国在车-车通信领域形成产业化能力
D:欧洲在自主式技术领域保持优势
答案:
3、判断题:
通过充分发挥战略优势,我国一定能够在智能汽车发展进程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率先建成智能汽车强国,在新一轮变革中占领产业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增强国家硬实力。(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4、单选题:
中国标准智能网联汽车体系架构的特色基础应该是( )。
选项:
A:摒弃国外一切经验,只做中国人的智能车
B:基于国际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标准
C:适应中国复杂交通场景
D:采用国外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做法
答案:
5、多选题: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趋势是( )。
选项:
A:考虑产品周期的持续迭代
B:一次性投入固化产品
C:从硬件支撑为主到软件品牌变得更重要
D:注重衍生能力
答案: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多选题:
关于一体化智能出行平台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私人交通为主
B:公共交通为辅
C:公共交通为主
D:私人交通为辅
答案:
2、单选题:
下列关于汽车共享的本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随用随叫
B:按需使用
C:单人合成
D:无需拥有
答案:
3、多选题:
汽车共享出行发展模式特点( )。
选项:
A:融合单元化出行方式
B:满足差异化出行需求
C:打造全新化出行模式
D:提供个性化出行服务
答案:
4、判断题:
汽车共享使得兼顾百姓用车需求和节约型汽车社会成为可能。(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5、多选题:
未来汽车文化应该是( )。
选项:
A:轻拥有
B:轻使用
C:重拥有
D:重使用
答案:
第七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节能汽车发展方向重点为( )。
选项:
A:低摩擦技术
B:电子电气技术
C:发动机热管理
D:混合动力技术
答案:
2、单选题:
燃料电池汽车的组成部分不包括( )。
选项:
A:动力蓄电池组
B:燃料电池发电机
C:电流变换器
D:内燃机
答案:
3、判断题:
今后燃料电池研究重点为降低电池系统成本和扩展商业示范。(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4、单选题:
我国燃料电池电堆技术与国外差距主要原因在于( )。
选项:
A:工艺
B:能耗
C:材料
D:寿命
答案:
5、多选题:
与国外相比,我国商用车采用电-电混合技术路线,占优势的领域是( )。
选项:
A:续航里程
B:储氢量
C:耐久性
D:整车成本
答案:
第八章 单元测试
1、多选题: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特点是( )。
选项:
A:研发投入力度不足
B:技术专利持有量偏高
C:核心技术产出不足
D: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
答案:
2、多选题:
我国建设汽车强国的优势有( )。
选项:
A: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B: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后发优势
C:新型平台经济的发展优势
D:产能利用率高
答案:
3、判断题:
新时代我国具备建设汽车强国的良好基础和独特优势,总体上为汽车产业由大到强和汽车社会协调平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4、多选题:
汽车大国和汽车强国对比分析,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汽车大国基于网络的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化
B:汽车强国基于网络的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化
C:汽车强国高度依赖国内市场
D:汽车大国高度依赖国内市场
答案:
5、判断题: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竞争力强。(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第九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近几年,中国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率不到( )。
选项:
A:40%
B:50%
C:30%
D:20%
答案:
2、多选题:
回收价值链体系构造三要素是( )。
选项:
A:完善充足的配件库
B:庞大的线下渠道资源
C:强大的售后保障体系
D:庞大的线上渠道资源
答案:
3、单选题:
报废汽车拆解过程回收层级金字塔的最顶层是( )。
选项:
A:部件层
B:零件层
C:能量层
D:材料层
答案:
4、判断题:
“回收利用”中“利用”是关键和基础。(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5、多选题:
下列关于“报废汽车回收利用”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生产者参与足够
B:设计、生产环节缺乏对节能减排的要求
C:回收价格定位偏低
D: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规模大,技术水平高
答案:
第十章 单元测试
1、多选题:
生命周期阶段有( )。
选项:
A:生产阶段
B:服务阶段
C:使用阶段
D:产品寿命终止阶段
答案:
2、判断题: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用于汽车原材料生产阶段、制造阶段、使用阶段的能量、原料消耗量以及废弃的排放的量化分析。(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3、单选题:
当前社会长期的最根本性的问题是( )。
选项:
A:发展路径
B:产业政策
C:环境
D:资源
答案:
4、多选题:
国外和国内生命周期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
选项:
A:国外基础数据库基本架构完善
B:国内未形成完整的数据体系
C:国内基础数据库基本架构完善
D:国外未形成完整的数据体系
答案:
5、判断题:
纯电动汽车的全生命周期能耗比传统汽油车低,主要原因是纯电动汽车的百公里耗电较低。(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