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上世纪70年代,根据新的时代出现的新情况,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了新的原则,在新原则下提出了新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实践性原则”的贯彻,在精读课(或综合课)中提出了“精讲多练”的原则。
(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2、单选题:
“对外汉语教学”的名称于哪一年提出( )。
选项:
A:1997年
B:1985年
C:1993年
D:1982年
答案: 【1982年
】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准确的表述是( )。
选项:
A:语言本身不是文化
B: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
C: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D:语言含有文化
答案: 【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
】
2、多选题:
围绕着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文化教学这个问题,出现过哪四种不同的观点( )。
选项:
A:文化揭示说
B:文化融合说
C:文化语言有机化合说
第三章
D:文化导入说
答案: 【文化揭示说
;文化融合说
;文化语言有机化合说
第三章
;文化导入说
】
3、单选题:
古典语言学与现代语言学分界的标志是( )。
选项:
A:布龙菲尔德《语言论》
B: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C:保罗《语言史原理》
D:乔姆斯基《句法结构》
答案: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
4、判断题:
语言起源于印度。(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5、多选题:
周祖谟先生提出语法教学必须让学习者掌握哪三点( )。
选项:
A:句中语词的次序
B:词的分类及词的形态变化
第二章
C:词与词、句与句关联的虚字
D:句子结构的形式
答案: 【句中语词的次序
;词与词、句与句关联的虚字
;句子结构的形式
】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认知法”的代表人物是( )。
选项:
A:卡鲁尔
B:布鲁纳
C:斯金纳
D:皮亚杰
答案:
2、单选题: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听说法的教学原则?( )
选项:
A:及时纠错
B:适度使用母语
C:听说领先
D:以句型为中心
答案:
3、判断题:
直接法是作为语法翻译法的对立面出现的。(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4、多选题:
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后天因素有( )
选项:
A:学习策略
B:学习态度
C:学习风格
D:学习动机
答案:
5、判断题:
把语言分成母语和外语,是从社会语言环境和民族血缘角度来说的。(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2、判断题:
海姆斯提出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的概念。(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3、单选题:
第二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可以区分为四大环节,其中核心环节是( )。
选项:
A:课堂教学
B:总体设计
C:教材编写
D:语言测试
答案:
4、多选题: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包括( )
选项:
A:以技能训练为中心
B:以语言对比为基础
C:以文化教学为主
D:以培养汉语的交际能力为目标
答案:
5、判断题:
教师的课堂话语一般是指教师的课堂用语。(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的汉语辅音中均为舌尖前音的为( )。
选项:
A:c、t、m
B:z、b、d
C:z、c、s
D:d、t、c
答案:
2、多选题:
入门阶段语音教学常用的技巧有( )。
选项:
A:手势模拟
B:对比听辨
C:声调组合
D:以旧带新
E:教具演示
F:夸张发音
答案:
3、判断题:
解释语法点就是对语法点的形式、意义、功能三方面加以解释。(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4、单选题:
在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中,初级要掌握的词汇量为( )。
选项:
A:4000词汇以上
B:3000词汇左右
C:3500词汇左右
D:4000词汇左右
答案:
5、判断题:
日本和韩国的学生同属于汉字文化圈。(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多选题:
常见听力练习形式有( )。
选项:
A:对话听辨训练
B:听音听辨练习
C:句子听辨练习
D:语段听辨练习
答案:
2、判断题:
汉语的言语技能是指听、说、读、写的技能。(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3、多选题:
口语课的教学原则有( )。
选项:
A:交际性原则
B:精讲多练原则
C: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D:个人化原则
答案:
4、单选题:
课时量最大、承担的教学任务最重的是( )。
选项:
A:口语课
B:听力课
C:写作课
D:精读课
答案:
5、判断题:
四种语言技能中,听、读属于语言的输出,说、写属于语言的输入。(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请先
!